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建國六十周年經濟報道 > 正文
對于一個普通中國百姓來說,商業就是街頭村口那個小小的小賣店,購物就是盡可能地購買到維持最基本生活的必需品;而今天,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商業意味著城市里人頭攢動的核心商圈,以及各有分工的商業體,購物則更多地意味著一種生活方式與享受生活的態度。
60載甲子一輪回,作為與國民生活緊密相關、并且是國民生活水平最直接寫照的商業,以其輝煌成為建國60年滄桑巨變的最好寫照。1949年,共和國的商業在極為薄弱的基礎上起步,歷經60年風雨歷程,無論是整個行業、市場,還是行業業態、規模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商品的極大豐富自不必說,更為可貴的是,商業以其自身不斷的模式升級以及創新,對國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行業:從國營商業為主到多種經濟成分、多業態齊頭并進
1949年,新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經濟基礎極為薄弱的情況下進行著經濟恢復。“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就是當時新中國的真實寫照。而新中國的商業也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始起步的,有數據顯示,1949年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僅為140.5億元,國民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只有25.94元。
建國之初,我國初步形成了以國營商業為主、以合作商業和個體商業為補充的社會主義商品流通體系。但是在文革時期,市場結構再一次發生變化,集體商業過渡為國營商業,個體經濟被取消,集市貿易遭關閉。當時國營商業零售額所占比重高達90%以上,由于商業網點少,流通渠道單一,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我國商業真正意義上的起步開始于改革開放之后,國家開始對流通體制進行改革,在加強國營商業的同時,積極恢復和發展集體商業和個體商業,開放集市貿易,擴大工業自銷,再次形成各種經濟類型、多渠道的流通體制。也正是這樣的政策基調以及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各地商業蓬勃發展起來。數據顯示,從1978年至2004年,我國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了34倍。
隨著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國內不少商業企業的規模、管理水平、服務能力等也隨之走強,并成長起一大批商業企業,成為全國性或者區域市場的主導和領軍者。有人評價,中國商業企業用10年時間走完了國外先進國家100年所走的道路。而且,我國已經建立了現代商業流通方式,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以及超級市場、倉儲市場、便利店、購物中心等新型業態如雨后春筍涌現,讓行業的豐富性大大增強,具有更多的個性化以及創新性。
深圳的商業也是在這個階段開始起步,以國貿商場、天虹深南店、萬佳華強北店等的出現為標志,深圳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向外界展示了商業的勃勃生機。短短20多年時間內,成長起華潤萬家、茂業、天虹、歲寶、萬象城等一大批在國內頗具影響力的商業企業。
而且,深圳是全國最早引進外資零售的城市。1996年,世界零售排名第一的沃爾瑪,把進入中國的第一家分店開在了深圳。沃爾瑪的開業,給深圳商業帶來一陣陣沖擊波,“狼來了”成了深圳商業當年提及的最多話題。但是現在的深圳,本土企業與外資巨頭齊頭并進,在相互競爭中共同發展。
市場:從140億元到突破10萬億元大關
《1981中國經濟年鑒》上曾公布中國在1949年國民經濟主要數據,其中顯示,1949年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僅為140.5億元。而去年,我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則已經達到108488億元,突破了10萬億元大關。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一個反映消費市場發展平與過規模的統計數據,而其從140億元到突破10萬億元大關,反映的則是我國商業市場供應量以及購買力的巨大變化。60年間,我國的商品市場已經從當初的“賣方”市場完全轉向“買方”市場,商品短缺已經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笑間的一種回憶。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這樣的記憶,當年為了買一輛自行車或一臺電視機,要四處托人、甚至要經歷長久的等待,可是今天無論是城市市場還是農村市場都極大地豐富,人們可以隨意購買到來自全國各地甚至與全球同步的商品,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在互聯網上輕點鼠標,隨心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
年過六旬的萬先生來自江西,談起這些年的商業變化,他深有體會。小的時候在老家,所謂的商業就是街口的那個門市部,雖然里面的貨架上經常沒幾樣東西,但就是僅有的水果糖等零食對他來說也是可望不可及;20多年前他來到深圳,在免稅商場第一次見到了外國商品,雖然當時的他還買不起,但見過這些使得他一度為此在老家人面前自豪;現在,僅他住的益田村附近就有天虹、華潤萬家、家樂福等多個商場和超市,每逢周末他還和家人到華強北商業區,或者萬象城、益田假日廣場等購物中心購物休閑,而他的女兒更是緊追國際潮流,不斷地在深圳各大商場以及香港甚至網上搜羅全球各地的商品。
萬先生以及他家人的經歷是很多中國人商業生活的濃縮。1949年,我國年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只有25.94元,現在的人們已經無法想象這點錢如何維持生活。從1949年到文革結束前,國人的消費都是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為主,由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商品的極度短缺,就連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要憑票供應,糧票等票據成為“居家必備之物”。
改革開放之后,商品短缺現象隨著我國國內商品市場的豐富而逐步消失,“量”的巨大變化,使得“質”隨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從“老三件”到“新三件”,再到各種高科技數碼產品,我國居民的消費從基本生活品發展到享受消費品,從物質商品消費到精神文化享受。而且,商品進口規模的擴大,不僅縮短了國內商品市場與國際商品市場的距離,也為居民的消費提供了更多選擇。
現在,東北人可以隨時吃著海南的香蕉,海南人也品嘗著東北的木耳、蘑菇;西部的人們能吃到空運的海鮮,東部的人們也在品嘗牦牛肉干。不僅如此,國人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也吸引了眾多國際零售商以及品牌的進入,使得中國成為全球零售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10個國家之一。在深圳等商業較發達城市,市民可以在就近的購物中心或商場內隨意購買到與全球同步的潮流商品,至于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零售商,更是成為眾多中國人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常去之處。
生活:從排隊、憑票買東西到刷卡、點擊鼠標購物
商業是一個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行業,其變遷也帶動、反映著人們生活的變遷。在商業發生滄桑巨變的60年間,我國國民所能購買到的商品不僅極大豐富,他們的購物方式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革。
幾十年前的中國人習慣排隊買東西,由于物質的短缺,即便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供應也相當緊張,所以在國內各地的城市、農村,供銷社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是最常見的現象。而另外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憑票購物,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全國開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采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1955年10月,糧食部發行“全國通用糧票”。從1958年春節開始,對豬肉、牛羊肉、鮮蛋、紅白糖、粉絲、糕點等8種副食品也實行憑票定量供應。此后,自行車等商品也一度憑票供應。此后,以糧票為主的各種票證陪伴了所有中國人近40年,其本身是一種無價證券,卻成為除人民幣之外使用最廣泛、價值最穩定的“中國第一票”。
而這種購物狀況的改變也開始于改革開放,隨著國內商業的不斷發展和商品市場的繁榮,排隊購物已經成為退去的歷史,糧票也在1993年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商家開始以各種方式吸引消費者前來購物消費,國人可以隨意走進任何一家商場、超市、購物中心、便利店、專賣店選購他們中意的商品。而且隨著銀行卡的普及,人們的支付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更為便捷的刷卡購物。
更值得關注的是,近些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網上商務的發展完善,網上購物正在成為新人類的時尚。今年上半年,僅淘寶一家就實現交易額809億元,占到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顯示出這種新型商業形式的強大生命力。而對于國民來說,網上購物的最大便利就在于足不出戶,輕點鼠標就可輕松購買到全球各地的商品,這對以往所有的購物方式都是一次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