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其玨 發自香港
今年被列為中國資源價格改革“元年”。繼成品油實施新的價格形成機制以后,天然氣等其他資源的價格改革也有望提上日程。在昨天的業績發布會上,中國石化一位管理人士明確表示,國家正在研究改革天然氣定價機制,將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改革。
“據我們了解,國家為了有效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正在研究改革天然氣定價機制。”上述管理人士透露說,“改革的趨勢將是按市場化原則進行,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如成品油的比價關系,然后按照市場化的規則實施動態調整。”
但他同時表示,尚無改革的具體時間表。
“目前我國天然氣價格低于其實際價值,與同類能源相比價格偏低。”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今年出臺的可能性非常大。屆時可能參照成品油價稅費改革,形成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主導,政府宏觀調控為輔助手段,在消費終端即以理順零售價方式進行的改革方案。
他認為,由供求矛盾和人為壓低引發的市場價格混亂是推動改革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國天然氣價格各地方不統一,上海和北京每立方米天然氣就相差不少。長此以往,對于天然氣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我國稀缺資源的有效利用將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政府應抓住此次油價暴跌的機會,盡快出臺改革方案,理順天然氣價格,使價格能真正體現供求關系和稀缺資源的內在價值。”林伯強說。
北京資深油氣專家韓學功教授同樣認為,當前國內天然氣市場價格和其實際價值不符,稀缺性未得到體現,天然氣價格偏低。“但即便如此,作為政府壟斷性資源,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難度仍很大。”
最新公布的中期業績顯示,中國石化今年的天然氣計劃產量有所下調。對此,中國石化董事長蘇樹林昨天表示,主要由兩大因素造成。一是普光氣田受四川地震影響,投產時間不得不向后延遲。二是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天然氣需求也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