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質量之父”劉源張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胡雪琴/北京報道
上海“樓脆脆事件”仍未平息。8月12日,涉案相關嫌疑人被批捕,民眾關于建筑質量的質疑依然未了。
“雖然這是個案,但也反映了某些普遍現象。中國的質量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缺乏誠信和認真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全國勞動模范、中國迄今唯一一位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也是“哈靈頓-石川”獎的唯一中國獲得者劉源張,作為中國質量管理領域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談到“樓脆脆事件”時指出。
“這些年,我早已不講技術了。”在中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長達半個世紀,一直為質量奔走呼號、搖旗吶喊的“中國質量之父”劉源張院士,言及至此,面色非常凝重。
中國的產品質量一流,但“三性”不盡人意
“中國制造的產品質量總體水平是好的,而且在逐年提高。”劉源張院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機電產品接近世界最好水平;電子產品,尤其是家電產品已經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紡織、輕工產品也很不錯。中國的產品堪稱‘價廉物美’。但在國際市場,因為缺乏品牌認知,價值被嚴重低估。”
說起幾十年來中國產品質量的飛躍,出生于1925年的劉源張院士體會頗深,“改革開放初期,電視機開始普及時,國產電視機質量很難保證。朋友見面經常問,你家電視今天怎么樣?答曰:‘今天我休息’。當時電視機平均無故障時間(從一次故障到下一次故障的平均時間)只有約250個小時,而現在,已經超過了10萬個小時。”
作為質量專家,他告訴記者,在質量監督管理方面,中國政府有項中國獨有、世界無二的制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據記者了解,從1984年第4季度起,全國出現了部分工業產品質量下降的趨勢。到1985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工業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同比下降了11.6個百分點。對此,原國家經委組織有關部門成立了16個質量調查組,開展了產品質量大檢查。
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的朱镕基,代表國家經委向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關于扭轉部分工業產品質量下降狀況的報告》,措施之一便是實行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制度。1985年9月,這項制度正式確立。同年10月31日,國家經委向社會發布了第一號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公報。自2001年4月起,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稱“國家質檢總局”)主管這項工作。
劉源張院士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通報來看,僅全年產品質量抽樣合格率(不包括出口產品)一項來說,自1995年74.6%上升到了2007年87%。12年間,中國產品質量合格率提高了近13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2008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全年四個季度產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最低為92%,說明我國主要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仍在穩步上升。
中國產品整體競爭力在國際上究竟如何?“與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是排頭兵;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與主流水平相當。”劉源張說,“盡管如此,中國產品有一個通病,就是‘三性’不盡人意。”
劉源張所說的“三性”,即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靠性。首先是一致性難達到,很難做到同一廠家生產的大量產品質量一致;其次,穩定性較差,在分批交貨中,更為明顯,第一批貨還可以,第二批貨就差點,第三批貨用戶就無法忍受;三是可靠性較差,性能不穩定。
究其原因,劉源張院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缺乏誠信和認真,是中國質量問題的“癌癥”。
日本為什么有2萬多家“百年老店”
“2008年在中國發生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其實國外也都出現過,美國大概發生在100年前,日本發生在50多年前。而美國、德國、日本的質量問題都走過了不同的道路。”劉源張向記者詳細解析道。
美國最早的一批工人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來自歐洲的移民。他們既無財產,也無文化。但是,美國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科學家精心研究標準流程再加以推廣。而美國產業工人經過了四代人的更替,用血和淚認識到了不遵守標準的代價:小則丟掉工資獎金,大則丟胳膊丟腿。現在的工人已經是非常嫻熟的產業工人,按照標準化生產,一絲不茍,保證了產品質量。
德國則是工匠精神的傳統使然。現代工廠之前是作坊,而作坊之前是工匠。工匠精神是德國制造的精髓。譬如,做鞋的工匠,他會在鞋上釘上一個本家族的姓氏標牌,其實就是最早的品牌意識。過硬的產品質量象征著家族的榮譽,容不得半點馬虎。
“第二汽車制造廠,曾經請過德國老師來培訓徒工,我去現場看過,似乎很簡單。十個小伙子站成一排,學鉗工活,每人拿著銼刀,德國老師站在旁邊,喊號子一、二、三、四,工人按號子在做。動作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多一個毫米、少一個毫米都不行。其實,這就是培養一種認真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什么也干不好。”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非常匱乏,國民對資源特別珍惜,對質量的追求簡直到了極致。“一輛汽車下線后,會擺放在一邊,要求廠內工段長以上的人帶著放大鏡去仔細查看。一旦在某處發現瑕疵,立即插上一面小紅旗予以標識。”劉源張說,“日本人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幾乎可以用苛刻來形容。”
據東京商工調查公司今年8月12日發表的一份調查報道顯示,日本創建時間早于100年前的長壽企業已經達到了2萬多家,最老的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寺院建筑的金剛組公司,始建于中國隋唐時期,已超過1400多年。而這些企業長壽的秘訣之一就是在質量要求上的認真與誠信。
朱镕基曾說“質量是上海的生命”
我們應該說“質量是中國的生命”
1942年,年僅17歲的劉源張從燕京大學遠赴日本留學,1949年畢業于日本國京都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54年畢業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獲運籌學博士學位;1956年,劉源張應錢學森之邀回國,就職于中科院力學所,開始了半個多世紀的質量工作。
1957年夏天,劉源張開設第一期質量控制講習班,播撒了中國質量管理的第一批種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劉源張蒙冤入獄。文革結束出獄,但仍戴著“特嫌”帽子,找不到工作。這時,北京清河毛紡廠需要質量專家,賦閑的他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是質量工作救了我的命。”回憶起這些坎坷往事,劉源張的臉上卻是一臉淡定。但他談起質量問題時卻情感豐富:“什么豆腐渣工程,什么假冒偽劣產品,什么假農資假種子坑農誤農……”劉源張顯得義憤填膺,“朱镕基同志曾經在上海說過,質量是上海的生命。我推而廣之,質量是中國的生命。只有以質立世,才能成就品牌企業,也才能成就品牌中國。”
1980年6月,劉源張關于開展“質量月”活動的提議被國家經貿委采納;1999年,全國第二次質量工作會議召開時,劉源張在京西賓館給時任國家總理的朱镕基寫信,要求設立質量工程師職業資格,獲準;2007年,他得知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在海外受到非議,立即上書吳儀副總理反映情況。
“當前,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中國商品出口呈現下滑趨勢,更需要質量過硬的產品。產品的質量必須要用心來完成。”劉源張動情地回憶起往事,“上個世紀50年代,我剛從國外回來,看到工廠里工人們的那股認真勁,我真的很感動。問道:“你們為什么這么認真?’原來,他們都是解放前的老工人,新中國的成立讓他當家作主,充分發揮了主人翁的精神。”
“讓現在的工人重新回到那個年代是不現實的,但誠信和認真是必須給予的教育。缺乏誠信和認真,是中國質量問題的‘癌癥’。三鹿奶粉就是一起慘痛的實例。”劉源張嚴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