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方燁 劉振冬 實習生:生江瑋 王喜文
11日,國家統計局、人民銀行、海關總署同時發布7月份經濟數據。從數據來看,雖然亮點不少,但普遍低于此前市場預期。專家表示,7月份數據說明,目前我國經濟回暖的基礎仍不穩固,貨幣政策宜靜不宜動。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在發布數據后表示,當前中國經濟觸底回升態勢明顯,正逐步走出企穩向好的復蘇“微笑曲線”。在他看來,7月份數據呈現出了六大亮點,包括:工業生產已經連續三個月加快增長,發電量已經連續兩個月實現正增長,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四個月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又有所加快,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持續增加,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連續五個月高于50%。而海關總署公布的出口數據連續5個月反彈,似乎也在印證這一觀點。
同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新增信貸不到3600億元,這一數字不及6月份新增信貸量的1/4,創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實施以來貸款增量月度新低。
在數據公布后眾多經濟研究機構的點評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低于預期”。如工業增加值雖然同比增長速度創出了近10個月的新高,達到10.8%,但是低于月初機構預測的11%以上;消費數字則被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評點為“仍然不足”。至于投資的連續增長,也不能掩蓋本月增幅回落的事實;出口數據除了環比五個月增長以外,還應看到同比連續九個月下滑。
與此同時,盡管7月新增信貸低于原來普遍預測的4000億元,被認為是貨幣政策微調的結果。
李曉超也承認當前中國經濟還面臨著外貿形勢嚴峻,工業利潤降幅較大等問題。他說,當前國際經濟環境比較嚴峻,這對我國的外貿出口影響較大。同時,“部分行業的工業生產增長還比較慢”、“企業利潤仍在大幅下降”。
據他介紹,今年1至7月份,我國電子行業增加值同比僅增長0.8%,電力生產增長2.9%,煤炭增長3.5%,冶金增長4.2%。由于這些行業增長比較緩慢,以致于整個工業的增長速度比正常年份要低很多。另外,6月份全國22個地區工業實現利潤上半年同比下降21.2%;虧損企業的虧損額增長0.4%,說明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還有一定的困難。
經濟學家認為,在擔憂資產泡沫和通脹壓力之際,CPI和PPI數據同比下跌,為繼續保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近期貨幣政策料難收緊。不過當前貨幣政策面臨的兩難境界顯得愈發明顯。一方面,若下半年進出口復蘇、內需進一步走強,第四季度物價將明顯反彈。另一方面,微觀企業依然困難,若新增貸款持續回落,經濟可能二次探底。
“貨幣政策方面,近期央行明確表示政策總體基調不變,進行微調,再考慮到7月新增信貸明顯回落、物價負增長繼續,近期貨幣政策不會大幅收緊。但三季度是關鍵時期,如果經濟快速回升的勢頭得到進一步確認、推動物價上升的因素明顯增多、資產價格上升過快,今年底或明年初存在貨幣政策調整的可能性。”交通銀行研究員鄂永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