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09年7月經濟運行數據公布 > 正文
7月CPI、PPI推遲至11日公布
□晨報記者 李 強
7月份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將于今日揭曉。有關居民消費價格(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PPI)等指標走勢目前市場分歧并不大,多數機構普遍預測CPI將在7月探底,年底有望轉正。不過,在下一步宏觀政策究竟該向左還是向右的問題上,各機構態度并不一致,部分專家諫言:在新一輪通脹重啟之前,管理層應提早籌備寬松政策退出的預案和計劃。
7月CPI或繼續探底
按原計劃,今年下半年首份宏觀經濟數據“報表”本該昨天揭曉,但昨日一早,國家統計局突然表示將“調整主要經濟統計數據發布計劃”,7月份CPI和PPI推遲至11日一道公布。
統計局稱,自今年8月份起,將在年度、季度新聞發布會基礎上開展月度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工作。發布會將原計劃按月定期分別發布的上月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市場、居民消費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等主要經濟統計數據,在每月11日左右集中統一發布(如遇法定節假日則順延,季度數據發布除外)。
從各機構預測情況看,7月份CPI、PPI仍將告負,這將是自今年2月以來的連續第六個月雙指標的負增長。不過,央行調查統計司的研究報告認為,CPI觸底將出現在三季度末,而更樂觀的預測認為,7月CPI就將見底。統計局上月披露,6月CPI同比下降1.7%,為2009年以來最大降幅;PPI同比下降7.8%,再創1996年以來新低。
多數專家同意,CPI基本已經見底,并有望在四季度末轉正。“雖然通脹預期升高,但CPI通脹不會很快抬頭”,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整體通脹率將在四季度轉正。
宏觀政策當未雨綢繆
上半年巨量信貸投放是否會引發新一輪通脹?在當下微妙的經濟形勢下,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下一步如何走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近期央行提出“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微調”,市場對此解讀為貨幣政策可能轉向。對此,央行副行長蘇寧在國務院例行發布會上強調,“微調”不改“適度寬松”本義。蘇寧強調,央行將堅定不移地繼續落實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央行所指“微調”,不是針對貨幣政策,而是對貨幣政策的操作、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節奏進行微調。
對于貨幣政策的“變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建議,我國應考慮為寬松政策退出制定預案。他認為,我國經濟已經走出V型反轉,CPI和PPI增幅將在四季度轉正。同時,國內經濟出現了一些風險因素,如潛在通脹壓力、金融風險上升、國際收支失衡加重等。他說,美國已開始研究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機制,經濟率先復蘇的中國更應早做準備。他進一步解釋,當以下四個條件具備時,超常規的寬松貨幣政策就應退出:一是GDP增速達到潛在經濟增長率8%到9%;二是CPI、PPI增幅由負轉正,但還沒有出現明顯嚴重通脹壓力;三是出口企穩復蘇;四是美國經濟走出衰退進入復蘇。而巴曙松認為,這四個條件很可能明年上半年備齊。
記者從相關銀行內部獲悉,央行日前已告知大型國有銀行負責人,要求他們放緩放貸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