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 張藝)8日,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初步報告顯示,6月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較上月新增1.53萬億元,這是二季度以來月度新增貸款首次超過萬億元,6月人民幣各項存款較上月新增2萬億元。
分析人士稱,上半年天量的信貸規模之下,銀行更應注重信貸質量,同時,1年期央票重啟,市場再現貨幣政策微調信號。
專家
信貸投放不對路
盡管此前媒體已報道稱,6月新增信貸規模將超1萬億元,但仍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嘆道,“有點嚇人”。廣州證券研究員歐陽銘就認為,該數據的確超出想象,今年原計劃新增信貸規模為5萬億元,然而半年便遠遠超出目標的50%。
數據顯示,二季度新增貸款出現了逐月增加現象,其中4月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5918億元,5月新增6645億元,6月新增1.53萬億元。至此,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已近7.4萬億元。
“不過很明顯,過快的信貸增長也存在一定負面影響。”歐陽銘表示,負面影響如貸款質量如何、貸款風險過于集中等。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部高級分析師譚雅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反復強調信貸風險的問題。她表示,銀行應注重不良資產問題,貸款質量有待提高。“銀行放貸過快,很容易出現銀行對企業的真實狀況認識不足,從而給銀行帶來風險。”
譚雅玲還稱,目前的信貸投放不對路。她認為,目前全球的經濟變量很大,發達國家通常是質量無太大變化,而在結構和數量上調整;而發展中國家以數量來刺激,但結構欠佳。“中國應該用發達國家對信貸質量的要求來要求中國的銀行。”她提出,中小企業、農業資金不到位,而大企業資金充足,資金一充足就有沖動把多余的資金拿去做別的事。
譚雅玲預測,下半年的信貸投放會分階段、分月份往下走。
政策
控制資金入股市、樓市
目前房地產和股票的價格均強勁上漲,市場擔憂有部分信貸資金流向資本市場。歐陽銘也表示,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充裕有利于經濟活躍,但過于充裕資金就可能會流向其他市場,進而造成資產泡沫。
近日,銀監會頻頻發文引導信貸流向。銀監會8日對外發布《中國銀監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銀行理財產品資金除打新股外,不得購買股票、基金等。同時有媒體稱,銀監會近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按揭貸款風險管理的通知》,商業銀行二套房貸或全面收緊。分析人士稱,從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市場對信貸資金流向的確心存擔憂。
不過譚雅玲稱,目前尚無官方數據證明有不合規的資金流入股市和樓市,股市和樓市的崛起更大程度上與市場本身資金充足有關。同時她認為,控制銀行理財資金不得購買股票對大盤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對資本市場來說,銀行理財資金規模不是很大。
歐陽銘稱,二套房貸政策一直存在,但部分銀行存在違規操作的可能性,現在再次強調風險,也可以理解為此政策
調控
1年期央票重啟
在目前流動性極為充裕的背景之下,近期銀監會不斷下文警示商業銀行要加強風險管理,央行也開始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從行動上對流動性進行適當調控。昨日,央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500億元1年期央票,這是今年首次發行1年期央票,同時,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重啟91天正回購,正回購利率和央票利率雙雙突現上漲。
1年期央票此前一直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最常規的回籠工具之一,其發行利率也被看做是市場利率的風險標。歐陽銘表示,與3月期央票相比,1年期央票鎖定資金的期限長一些,使得資金的流動性會低一點。“盡管目前500億元的央票發行規模對市場影響有限,但這是今年首度開啟,相當于一個信號,是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回收一定的流動性的信號。未來如果持續增量,其影響就會慢慢顯現。”
歐陽銘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微幅調整可能性很大。他表示,調整的主要政策可能包括上述的公開市場操作和進行窗口指導,不過“利率和準備金率保持現狀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譚雅玲認為,貨幣政策具有前瞻性,說明政府意識到流動性充裕背后的問題,這屬于正常的調整。不過她認為,有節制的信貸投放是更有效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