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4日電(記者李延霞、姜銳)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紀委書記王華慶4日表示,下一階段國際金融體系應該實現三個方面的平衡:金融規模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平衡以及金融機構自身收益風險的平衡。
王華慶4日在“全球智庫峰會――全球消費、儲蓄及金融安全分論壇”上表示,本次全球金融危機暴露了全球金融體系在過去20年發展的過程中積累的風險隱患。金融行業超越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機構喪失自我約束,宏觀金融政策失誤,監管政策滯后是構成危機的核心因素。
他表示,下一階段國際金融體系需要一個必要的理性回歸過程,實現三個方面的平衡:
一是金融規模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金融不能超越實體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合理需求。憑空實現自我擴大,過度超前的金融工具,往往失去真實的交易背景,特別是在容量有限的金融市場中,會放大波動幅度,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了對真實經濟供需關系的扭曲。
二是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平衡。本輪危機深刻反映出,市場不是萬能的,金融監管作為市場行為的重要制衡,在完善市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創新活躍程度必須與金融監管效力協調發展。在這樣的原則下,不斷加強金融監管的作用。
三是金融機構自身收益風險的平衡。收益是對風險的定價,超額收益即是風險溢價。單一以收益為目標的公司治理機制導致了風險審核標準的放松、價格投機行為的盛行。事實證明,許多風險并不因金融交易而消失,而僅僅是轉移和延后。
王華慶表示,在全球金融穩定的前提下,健全的金融安全機制是一國應對外國風險影響的必要基礎。銀監會將遵循準備分類、做實利潤,資本充足的持續監管思路,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審慎有效的監管,將維護金融穩定作為監管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