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李榮融。(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6月29日電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國有企業(yè)更是在國家繁榮、民族昌盛的歷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29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李榮融與新華網友“面對面”,就國企改革發(fā)展的一系列熱點問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在回答網友關注的國資委成立以來我國國有資產“家底”如何時,李榮融說,“請廣大網友放心,國有資產在2003年以來的六年中大大提升了。”據(jù)他介紹,國有資產2003年大概是7萬億,到去年底基本上達到了18萬億,“所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已經實現(xiàn)。”同時,他也表示國有資產流失現(xiàn)象個別存在。
[主持人]您這幾天最關注的事是什么?
[李榮融]這幾天主要關注央企上半年的工作,應該說我們都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我也在思考下一步怎么來做。目前全球經濟有什么變化,特別是三大經濟體,就是美國、歐洲、日本,我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采取了一些措施,有些措施效果好一點,有的還沒有顯現(xiàn),這些都要關注到,使央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無論是好的時候還是經濟困難的時候,都能夠充滿信心。
[主持人]榮融主任,您能否先跟廣大網友聊一聊,國資委是管什么的?在我國經濟運行中,國資委的職能處于什么樣的地位,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而且,您能否在這里先給大家抖一抖咱們國有資產的“大家底”,讓網友們有個總體的了解。
[李榮融]這個題目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因為要把國有企業(yè)搞好,我認為這個題目不是中國的題目,是世界的難題。國資委的建立是隨著我們國家的改革進程而產生的,我們把它分成三個階段:從改革開放初期,國有企業(yè)改革放權讓利,我的比喻是熱身,運動員要上場了,先熱熱身。第二階段我們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我比作是預賽,就是國有企業(yè)怎么進市場,真正預賽了,一賽賽出毛病了,不比賽不要緊,你在場上做做活動,真正進入跑道一比賽,一下子差距就出來了。1998年到2000年那是最困難的三年,所以朱镕基總理下了軍令狀。十六大以后到現(xiàn)在,我比喻說是正賽。就是預賽資格取得了,正式進入運動場比賽了。我自己評價,正式比賽積累了不少經驗。我們不說名次很好,但至少能保留在第一軍團。中超還是中甲,我想我們還是在中超的隊伍里。
國資委成立前,國有資產管理的責任落實不到位,國企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如果不對體制進行改革,再要發(fā)展很困難。所以當時題目很尖銳,也有不少人提出國有企業(yè)應該私有化,認為不私有化搞不好的。還有的地方提出國退民進,也有提出中央進地方退。到了這個階段,十六大作出了很重大的決定就是建立國資委。國資委的主要任務是三項:第一,搞好國有企業(yè)。第二,要把國有經濟的布局調整好。原來太散太多,多了就不容易搞好。第三,國有資產要保值增值。
告訴網友們,你們可以放心,國有資產在這六年中是大大提升了,我接手的時候,大數(shù)是7萬億,到去年底基本上要達到18萬億。所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實現(xiàn)了。那是不是有流失?有流失的。有的現(xiàn)象,在個別企業(yè)、點上是有的,不是沒有流失。但是我們看問題首先要看總體,然后看局部,然后再說局部拿什么辦法,盡可能減少流失。利潤這幾年增長也很快,我開始接手時利潤是2400億,到了2007年,利潤就超過了1萬億,年均增長將近1500億。國際上同行、企業(yè)都很驚訝,包括德國的前總理科爾對我們的國有企業(yè)改革說有信心,因為我們的路是對的。上交的稅收,到2008年也超過了1萬億,138戶中央企業(yè)交的稅就是1萬億,所以稅收年均增加1000億。所以對我們國家的穩(wěn)定發(fā)展也作出了我們的貢獻。對于企業(yè)來說,對國家的貢獻首先是交稅,依法納稅這是法人應盡的義務。現(xiàn)在職工隊伍是1000萬人,這個隊伍也是很不錯的,在這6年當中經歷了風風雨雨、重大考驗,還是一支很優(yōu)秀的隊伍,所以我對未來發(fā)展充滿信心。我相信在國際舞臺上,我們的央企會顯露越來越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