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外需信心堅定 出口全退稅值得期待
□ 本報記者 朱寶琛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8日發布通知,從6月1日起,國家再次上調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涉及我國優勢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技術含量產品和深加工產品共計2600多個10位稅號商品。預計此次上調出口退稅率將增加退稅資金約252億元。
自去年8月到今年4月,我國在9個月內6次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對外貿易大幅下滑的局面。在本次調整當中,部分商品較之前6次,退稅涉及面更廣,力度更大,其核心原則是確保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保持不變。
分析人士指出,在此次調整中,電視用發送設備、縫紉機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7%,部分農業深加工產品及部分機電藥品等商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5%,與全額退稅也有一步之遙。由此顯示,國家開拓國際市場應對出口下壓力的信心十分堅決,未來出口全退稅政策出臺值得期待。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需不振,我國外貿出口持續下滑。有統計顯示,今年1月~4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5994.1億美元,同比下降24.3%。其中,出口3374.2億美元,同比下降20.5%;進口2619.9億美元,同比下降28.7%;累計貿易順差754.3億美元,同比增長32.4%,凈增加184.5億美元。
而與外貿形勢相呼應的是,今年第一季度大幅增長的出口退稅額增幅開始下滑。4月份,全國實際辦理出口退稅328.9億元(不含免抵調庫,下同),同比增長11.9%,環比下降9.3%。1月~4月,全國實際辦理出口退稅1358.62億元,同比增長16.8%。
資深稅務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安富體表示,采取調整出口退稅率的方式穩定海外市場需求是一種國際通用的財稅手段。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連續上調出口退稅率對穩定出口發揮了積極作用。此次政府針對不同產品實施不同的出口退稅率,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凸顯結構調整意圖,重點促進優勢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對于出口退稅的真正目的,有觀點認為不是為了擴大企業出口,而是為了使使中國的對外貿易“回歸到正常的貿易狀態”,因為我國最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就規定,對出口產品實行零稅率。而按照WTO國際慣例,一般國家的出口退稅都是征多少退多少,所以即使現在征17個百分點,退17個百分點,也只是回歸到一種正常的貿易狀態。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面對金融危機給我國外貿帶來的不利影響,僅靠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等舉措發揮的作用有限,從長期看,還需要加快外貿轉型升級,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在穩住外需的同時,政府應更多在擴大內需、轉化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在擴大消費、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擴大公共消費等領域給予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