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濤
2008年以來,在國際金融危機、世界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興市場出現資本外流、儲備下降、匯率貶值,而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公布的2008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和外債基本情況表明,在過去的一年中,面對嚴重的外部沖擊和內部結構調整困難,中國對外經濟仍然保持平穩運行,跨境資金實現凈流入,國際收支狀況逐步改善,外匯供求關系逐漸趨于平衡。
對外經濟保持平穩運行
2008年,我國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為4.5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增幅較2007年回落25個百分點。其中,貨物貿易(若非特別指出,本文貨物貿易均為國際收支口徑,下同)進出口總額增長18%,增幅較上年回落9個百分點。國際收支繼續“雙順差”,其中,經常項目順差4261億美元,增長15%,增幅較上年下降32個百分點;資本項目順差190億美元,較上年下降74%(2007年較上年增長近10倍)。
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
2008年,貨物貿易順差3154億美元,增長14%,增速較上年下降31個百分點。經常項目順差規模雖有所上升,但由于受名義GDP較快增長和人民幣匯率升值等因素的影響,經常項目順差相當于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3%降至9.8%,為2002年以來首次下降,顯示我國經濟增長對外需拉動的依賴性進一步減弱。“引進來”與“走出去”開放步伐更加協調,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1478億美元,增長8%,增幅下降70個百分點;對外直接投資凈流出556億美元,增長2.2倍(2007年較上年下降20%);直接投資項下凈流入943億美元,下降22%(2007年較上年增長113%)。截至2008年末,外債余額為3747億美元,較上年增加10.4億美元,增長0.3%,增速同比回落15.7個百分點,其中短期外債占外債總額的56.3%,占比較上年回落2.7個百分點,外債期限結構有所好轉。全年新增外匯儲備4178億美元,比上年少增441億美元,表明國家多年來采取的一系列“促平衡、減順差”的政策措施效果初步顯現。2009年第一季度,新增外匯儲備77億美元,國際收支進一步趨于基本平衡。
國際收支運行波動加劇
一是2008年上半年我國出口有所放緩,進口迅速增加,貨物貿易順差比上年同期下降2%;下半年,受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全面下滑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急劇下跌影響,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速放緩,其中進口增速下降更為顯著,貨物貿易順差止跌回升,增長27%。2009年第一季度,海關統計的進出口總額為4287億美元,同比下降25%;外貿順差623億美元,增長51%。二是2008年上半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719億美元,下半年由于經濟增長前景不確定性增強,大量國際資本為求自保,紛紛投向安全性相對較高的金融資產或在去杠桿化過程中向母國加速回流,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出現逆差529億美元。其中,上半年FDI流入增長28%,下半年轉為下降7%;上半年新增外債538億美元,下半年轉為減少527億美元。三是2008年上半年外匯儲備增長較快,達到280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億美元;下半年增加1372億美元,不及上半年的一半,比上年同期少增584億美元。2009年第一季度,外匯儲備新增額同比下降1462億美元。
國際收支逆轉風險較低
2008年,我國其他投資逆差12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受上半年人民銀行將商業銀行以外匯繳存的存款準備金匯往境外投資,以及境內銀行減少證券投資規模、增加對境外的存放和拆放業務等影響,其他投資資產項下凈流出1061億美元,下降30%。隨著全球金融去杠桿化進程加快,我國貿易信貸負債開始減少,新借國外貸款下降較快,其他投資負債項下凈流出150億美元,上年為凈流入818億美元。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國際金融振蕩加劇,境內機構(主要是銀行部門)對外證券投資加速回流,我國證券投資項下呈凈流入態勢,2008年證券投資順差42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3倍,其中外國來華證券投資凈流入下降53%,為99億美元。2008年,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和投資收益項下流出合計7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與2006和2007年分別增長39%和45%相比并不突出,表明當前我國外商投資企業撤資清算、利潤匯出等情況也較為正常。此外,盡管2008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重有所降低,但占比仍達近10%,且對國際收支總順差的貢獻率達96%。2009年第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延續了2008年下半年流入放緩的趨勢,但總體仍保持順差。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月度外匯儲備規模最近出現波動,主要是由于國際市場上主要貨幣匯率和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導致資產賬面價值出現較大變化,而不是實際的跨境資本流動。
誤差遺漏并非資本外逃
2008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凈誤差與遺漏額由上年的正值164億美元(貸方),轉為負值261億美元(借方)。這重新引起人們對于資本外逃問題的擔憂。但實際上二者并無必然聯系。誤差與遺漏項目是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一個平衡項目,而非真實統計的結果。造成誤差與遺漏的原因既包括不同渠道數據與國際收支統計原則的差異、各數據源統計誤差和貨幣折算差異等,也包括未被記錄的跨境資本流動。如果誤差與遺漏主要是因為統計原因導致的,其凈額就應當呈正負交替的隨機分布。從1996年正式實施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以來到2008年,我國凈誤差與遺漏額4次為正、9次為負,其分布大致符合上述規律。上次凈誤差與遺漏額為負出現在2005年和2006年,而當時我國卻面臨著資本流入壓力較大、人民幣升值預期較強的宏觀經濟環境。從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可信度來講,凈誤差與遺漏額并非沒有邊界。通常國際上認為,凈誤差與遺漏額占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的5%以下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在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動蕩時,凈誤差與遺漏額也可能較大,如美國1998年該項占比為9.4%,2004年占比為4.2%。隨著國際收支統計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凈誤差與遺漏額正在逐步縮小,1996~1999年凈誤差與遺漏額占貨物貿易總值的比重為4%~6%,2000~2007年占比為2%以下,2008年占比為1%(美國預估值為3.8%)。
匯率預期分化但仍穩定
2008年上半年,市場延續了較強的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進入9月份和10月份,隨著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國內經濟尤其是出口增長放緩,境外和境內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發生逆轉,美元對人民幣由貼水轉為升水。12月初,境外不交割的美元升水幅度一度高達5000多點。此后,隨即期外匯市場走穩,美元升水幅度減小,但境內外遠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趨勢一直持續到年底。進入2009年,境外一度出現的人民幣貶值擔憂也隨著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信心增強而基本消失。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繼續穩中趨升。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6.9%,其中,上半年升值6.4%,下半年升值0.4%,自2005年6月匯改以來,累計升值21%。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速度顯著放緩,雙向波動特征更加突出,126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對美元隔日匯率中間價貶值天數占比達55%,較上半年上升了17個百分點。由于美元近期在國際市場上對大多數貨幣走強,人民幣多邊匯率出現了較快的升值。據國際清算銀行測算,2008年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12.9%,其中下半年升值8.4%,較匯改前升值19%;扣除通貨膨脹差異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11.9%,其中下半年升值9.4%,較匯改前升值23.9%。目前,我國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正在發揮積極效果,國內經濟增長前景較好,金融體系比較穩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基本穩定。這些都使得各界對我國經濟和貨幣具有較強信心,有利于降低資本出現大規模集中流出的風險。
對外投資收益平穩增長
由于我國對外資產規模擴大,利潤利息等投資收益繼續增長,2008年我國對外投資收益達825億美元,增長8%,其中的相當部分是外匯儲備投資收益。投資利潤匯出575億美元,增長5%;投資收益凈流入250億美元,增長17%。2008年,在全球系統性金融風險集中釋放、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的情況下,許多大型金融機構和專業投資機構均出現了投資虧損,全球利率水平也大幅降低,我國外匯儲備經營堅持長期投資理念,通過多元化的貨幣配置和資產擺布仍取得了一定的收益,成績來之不易。
保增長與防風險兩手抓
當前外匯管理工作要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密切跟蹤分析國際金融危機的進展及影響,按照“保增長、防風險、促平衡”的總體工作思路,積極應對挑戰。“保增長”,就是要積極落實中央提出的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首要任務,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企業經營創造良好的環境,強化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的意識,通過完善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與貿易信貸登記管理,改革進出口收付匯核銷制度,改進服務貿易外匯管理,配合做好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試點等工作,加大對貿易和投資增長的支持力度。“防風險”,就是要以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為重點,加強對資金流出入的均衡管理,進一步完善國際收支監測預警和危機應對體系,豐富外匯市場避險功能,加大外匯業務合規性檢查力度,加強外匯儲備經營的風險管理。“促平衡”,就是要配合有關部門切實落實中央有關擴大內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等一系列方針政策,逐步奠定國際收支平衡的內在基礎,同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穩妥有序地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逐步完善國際收支調節的市場機制和管理體制。■
作者系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
(責任編輯 張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