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云、丁玉萍
如果沒有意外,6月底前,標榜“打進地方經濟主戰場”的興業銀行(601166.SH)將正式運營小企業部;12月底前興業福州、南京、廣州、深圳、杭州等8家分行將首批設立小企業中心。
設立小企業專營機構,已經成為今年商業銀行的“規定動作”。興業銀行并不是銀行中最早一批,此前,具有政府背景的基礎設施及國有大型企業項目才是興業銀行的“主戰場”。而“主戰場”硝煙漸散,中小企業市場或許將真正成為商業銀行的交鋒點。
不過,擔保難、財務制度不完善、沒有完善的公司治理……這些難度系數依然存在,無法回避,如果冠以常規的貸款管理手段,恐怕難以化解銀行與中小企業的融資糾葛。
政策傾斜
在中小企業市場上,大型銀行已經全勢鋪開。記者統計,截至一季度末工商銀行(601398.SH)、建設銀行(601939.SH)、農業銀行三家大型銀行中小企業新增貸款達到8004億元;中國銀行(601988.SH)雖然沒有公布具體數據,但截至5月20日中小企業客戶數比年初增長20.27%,中小企業表內授信余額較年初增長40.98%,高于全行授信的整體增速。
事實上,為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銀監會在今年3月份時就明確表示,將在小企業貸款的監管上給予一定不良貸款的風險容忍度。
記者從中行和農行了解到,根據風險防范機制,中行設定了正常類至關注類兩條風險監控線,各分行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設置相關關注線與警戒線指標;農行總行的原則是“適度放寬中小企業業務風險容忍度”,具體比例由各地分行制定;去年首家拿到金融牌照的招商銀行(600036.SH)小企業信貸中心,招行總行對小企業信貸中心的風險容忍度達到3%;“我們分行的中小企業貸款不良貸款容忍度設定為2%。”興業銀行東部沿海某分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說。
“中小企業風險容忍度是一個突破。中小企業貸款本來就風險大,如果要求基層分支行零容忍,結果就只能不放貸款。”北京市農村商業銀行一位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但是,給中小企業業務一定范圍內的容忍度并不代表不顧風險而盲目放貸。”
在容忍度上銀行對中小企業業務“網開一面”,在激勵機制上,中小企業業務有別于其他授信業務。
“在縣域一級,大多數員工做小企業客戶(營銷),只有少數員工做大客戶。”農行濰坊市分行行長李新民說。
記者從興業銀行內部了解到,興業銀行初步擬定對小企業業務考核采取利率上浮激勵政策:利率上浮10%以上后,其余的貸款利息收入作為專項獎勵金和加提風險撥備。其中60%作為專項獎勵金,獎勵小企業業務專職人員;40%作為加提風險撥備,根據小企業貸款快速核銷辦法彌補風險損失。
而農行壽光支行的做法是將小企業信貸業務開展情況按1.5%的權重納入對營業網點綜合考評,按20%的權重納入客戶經理績效工資考核,按每發放1萬元小企業貸款兌現15元的標準對營銷人員進行產品計價。
擔保之困
雖然銀行的信貸政策已經向中小企業傾斜,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擔保仍然是很多中小企業跨不過去的“門檻”。
浙江諸暨琪琪襪業負責人最近向記者抱怨,私營小企業主向銀行申請貸款一般以個人或其企業名下的房產作為抵押,銀行可以提供不超過房產評估價值70%的貸款金額。但是由于現在處于房地產行業的調整期,銀行對房產的評估價值大打折扣,使得最終能夠批下來的貸款金額遠遠低于企業主的需求。
“現在一般房產評估都要打個7折,相當于用市值100萬元的房產做抵押,原來可以從銀行貸到70萬元,但現在房子評估值是70萬元,最終能夠獲得的貸款金額最多只有49萬元。”
“也不能怪銀行,一般情況下,作為營利機構,商業銀行不可能在沒有抵押、沒有擔保的情況下放松自己的風險底線。”深圳市某電子公司財務總經理程青頗為理解地說。如果沒有抵押,有一定資金實力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擔保公司,但擔保公司也要考察企業的資產情況,讓企業提交保證金,還要收取一般2%~3%的擔保費。“擔保公司收費高,授信低,又加大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所以事實上很多小企業都不具備條件或者能力得到擔保。”
上海銀監局局長閻慶民表示,解決中小企業擔保問題還應該靠政府給予扶持。雖然目前不少地方政府都陸續成立了擔保公司,但規模都比較小,也有政府出資成立了中小企業擔保基金來為擔保公司提供風險補償,但容量也有限。
程青告訴記者,深圳貿工局成立的“深圳市再擔保基金”,啟動資金是2億元,由5家擔保公司合作,每家各出資1000萬元,總規模是2.5億元,對應可有25億元的擔保額度,“即使這樣,相對于深圳28.4萬家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這個規模還是太小了。”
企業作為
事實上,要解開銀行和中小企業融資糾葛,只有銀行單方面投入遠遠不夠。
“很多中小企業報表資料不規范、不完整,一些小企業老板就是兜里放個本子,記個流水賬,哪個客戶經理或者支行行長敢輕易放貸?”農行山東省分行行長刁欽義無奈地對記者說,“心里沒底啊。”
這不僅僅是刁欽義一人的困惑。中國銀行中小企業業務相關人士向記者歷數中小企業融資難處:部分中小企業管理水平和誠信力較低,財務制度不規范,缺乏真實可信的財務報表和良好的連續經營制度;中小企業面對著急劇變化的市場,資金需求呈現“短頻快”的特點,且階段性需求起伏不定,增加銀行貸款操作難度;中小企業貸款金額小、筆數多,貸款成本高、風險大,加上小企業貸款核銷呆壞賬政策尚不到位,影響了大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傾斜力度。
問題在于,如果依靠常規的貸款管理手段,或許難以控制中小企業這一群體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