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經濟數據矛盾說”明顯缺論據
晨報訊(記者 邢飛)對于國際組織近期有關中國經濟數據自相矛盾的質疑,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昨天澄清表示,今年一季度能源消費量與經濟增速保持同方向變化,不存在不吻合問題,“原文的觀點缺乏論據,而且有些觀點還是引用民間咨詢機構的結論,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國際組織,這一做法是缺乏嚴肅性的。”
本月1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根據有關國際組織的報告,編發了一篇對中國經濟數據質疑的文章,文章表示,“中國官方公布第一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增長6.1%,但這一數據與中國當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況不符,與異常疲軟的電力需求也不相吻合。”
“拿經濟總體增速與部分能源消耗增速的數據進行對比,犯了總體與部分對比的錯誤。”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而同期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增長3.0%,“與經濟增長保持了同方向的變化,不存在不吻合的問題。”
對于用電量下滑,這位負責人給出的解釋是,今年一季度產業結構變化較大,用電量相對較少的第三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增長較快,而高耗能行業生產及用電量增長放緩。
這位負責人表示,盡管經濟是正增長,用電量負增長,但兩者變化趨勢卻十分吻合。“從去年到今年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回落,相應的發電量也持續回落;今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回升,同期發電量增速也出現回升。”
經濟增速與用電量變化不一致并非中國特例。該負責人介紹說,美國2001年電力消費下降3.6%,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8%;韓國1980年電力消費增長5.4%,而國內生產總值下降1.5%。
國家統計局的澄清得到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的認同。汪濤表示,發電量下降主要與能源密集型工業的生產疲軟有關,當各行業冷暖不一的時候,通過用電量來考察經濟整體運行情況不一定可靠。
相關新聞
安聯首席經濟學師:
“中國經濟最艱難時刻已過”
晨報訊(記者 李雋瓊)歐洲最大保險商——安聯集團的首席經濟師邁克爾·海瑟(MichaelHeise)昨天在北京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早已渡過金融危機期間最困難的時期,并顯示出迅速增長的勢頭。
安聯集團是中外合資保險商中德安聯保險公司的外方股東。它昨天發布了關于亞洲在金融危機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的最新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樂觀地認為,經濟復蘇的跡象預示著下半年市場的良好表現。
在評價中國經濟是否復蘇時,海瑟稱,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暗示著市場回暖,正是貸款的增長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恢復。“中國經濟刺激計劃正在提振中國經濟,而全球的其他經濟指數說明各國的危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而這種緩解對中國經濟也有很好的幫助。”他進而認為,現在是主權財富基金抄底海外的好時機,而抄底不只局限于金融業,還可以延伸至包括汽車在內的各個行業。
但他同時認為,在未來幾個月,出口需求的長期低迷將會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障礙,“我們不認為受信貸推動的國內需求增長會持續很長時間。”海瑟指出,亞洲經濟低潮將很快過去,預計今年亞洲經濟增長率為2.7%。隨著國際貿易在2009年下半年趨于穩定,亞洲經濟增長會加速,2010年亞洲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