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武巖生
5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網披露,2009年4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3.5%,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
PMI持續回升預示經濟回暖?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統計口徑,這已經是該數據連續第5個月回升,也是連續第2個月站上50%。同上月相比,在PMI指數體系中,購進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分別自去年9月和10月以來首次突破50%。
制造業PMI是一個綜合指數,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做法,由5個主要指數加權而成。通常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衰退。
有分析人士據此認為,中國經濟拐點已經出現。“4月份的PMI指數預示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回升態勢。3月中國工業增長率由1-2月份的3.8%提高到8.3%,出現明顯提高,說明去年12月以后PMI指數反映的經濟回升趨勢是正確的,PMI指數較早地預示了經濟拐點的出現,正在成為觀察經濟走勢的重要先行指標。”
不同版本PMI指數分歧加大
對于制造業PMI指數連升5個月,究竟能否預示經濟回暖,在研究者中存在分歧。
前幾個月由里昂證券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先后出爐的“里昂版”與“中國統計局版”PMI已經產生巨大分歧。尤其3月份,兩家PMI發布機構公布的數據出現了一升一降趨勢迥然的差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3月中國PMI為52.4,連續4個月回升且超過50的臨界點;而里昂證券公布的中國PMI為44.8,該指數結束連續3個月的回升走勢,并已連續8個月處于50的分界線下。而截至記者發稿,里昂版4月PMI尚未出爐。“往常每個月都是里昂證券先出PMI數據,而此次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1日即公布了相關指數,這在以前并不多見。”
有研究者指出,兩個機構取樣最大的區別在于,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比重為99%,企業銷售收入占國有及規模以上全部工業21%,占全部大中型工業銷售收入的30%,占制造業大中型工業銷售收入的35.6%。而里昂證券則多為中型或小型企業。而我國一系列刺激經濟舉措的影響卻主要是從大中型企業開始傳導,從而導致兩家機構的PMI數據出現了大相徑庭的走勢。
中小企業決定最終回暖
安信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團隊認為,推動PMI回升的主要力量來自政府擴大投資的政策開始逐步產生效果,此外流動性的放松加速了企業的去存貨化過程,以及經濟主體的信心在低位回升可能也產生了一定作用,但復蘇的強勁程度和可持續性有待進一步確認。
采訪中,一位研究人士表示“與其探討哪個口徑的PMI指標可信度更高,不如調查下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或許只有占全國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走勢才能稱得上是最實際的指標。”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日前也撰文認為,出臺與創造就業密切相關的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才能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眼下所面臨的一系列難題,而中小企業的復蘇對經濟回暖則格外重要。“只有就業形勢的緩解,才能產生有效消費需求,從而拉動經濟的良性循環,呈現真正的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