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安卓
編者按/ 面對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釋放出企穩回升的信號,實業投資者面臨兩難選擇:抓住機會低成本擴張,還是捂緊口袋等待真正的春天。本組文章試圖通過對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企業的調查,為讀者做出判斷提供線索。
企業與客戶都在相互試探
廣東:不敢為市場投信任票
盡管在何粵銘眼中,4月8日的“廣州國際玩具及模型展”(以下簡稱“廣州玩具展”),只能算做地方性的小展會,但他還是在里面轉了兩天。
這個珠三角的玩具小生產商,在2008年底終耐不過“寒冬”,關掉了自己的玩具廠,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將就此偃旗息鼓。進入4月,有關經濟復蘇的言論和數據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何粵銘恍惚覺得,重出江湖的時刻到了。
近日,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省進出口總值為447.9億美元,同比下降18.2%,但降幅分別比一二月份收窄了12.9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單與2月額度相比更是增長了31.7%。
有言論將其解讀為經濟回暖、復蘇之跡象,當然,不同人從中體會到的卻是不同的內涵。
國內自主品牌制造商暖風習習
表面浮華
像獵豹搜尋獵物,何粵銘在展會上到處嗅著行業回暖的味道,在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一家制作遙控飛機的玩具企業展位前他停了下來,以客商的口吻與對方聊天,這個攤位的工作人員直白地告訴他,由于珠三角玩具企業的持續倒閉,使得他們的日子好過多了。
“今年一季度的訂單量比去年第四季度有明顯回升,珠三角的競爭對手越少,我們的訂單就越多。”該工作人員說。
汕頭市澄海區是廣東除珠三角以外,又一玩具生產集中地,但與珠三角以大批量外銷貿易模式不同,澄海的玩具企業產銷量相對較小,但內外銷兼顧。
另外一家揭陽市做芭比娃娃的玩具企業告訴何粵銘,目前的出口環境基本企穩,估計不會再出現去年“自由落體”似的局面,盡管訂單量無法與去年同期相比,但主要是因為海外客戶還在消化去年的庫存,隨著庫存的減少,相信訂單會緩慢回升。
持同樣樂觀態度的不僅是出口加工型的玩具企業,一些國內自主品牌制造商似乎也感受到了暖風習習。
整體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廣東易事特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何思模語氣明快地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3月初,他明顯地感受到海外市場需求已經啟動,“一季度我們銷量增加了40%,尤其是3月份增幅非常明顯,預計二季度將會有50% 的提升。”
2008年年底,何思模派人參加了在歐洲舉辦的電子產品展,當時感到客戶大多處于觀望狀態,整個展館冷冷清清。而今年3月份,同樣在歐洲的電子信息展,前來易事特展會詢價的客戶明顯增加,購買意向增強。
“現在我們已經派人到歐洲主動拓展市場。”何思模說。
在東莞的虎門,一家內銷的品牌女裝企業銷售經理指出,今年一季度的銷量實現每月30%的增幅,而在去年國慶節原本服裝銷售旺季,僅完成了預期銷量的50%,“當時企業壓力特別大,但沒想到,元旦時開始放量,今年前3月一路走高。”
珠三角玩具企業銳減5000家
增長,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盡管人們努力在數據與表象之間尋覓經濟復蘇的跡象,但如果仔細觀察,則會揭示出一幅存在更多微妙差別的圖景。
“你會發現,企業訂單的增加事實上是建立在競爭對手減少的基礎上。”何粵銘在展會上告訴記者,而只有當海外市場的需求明顯回升時,中國的出口環境才能真正好轉。
深圳市觀瀾寶德玩具廠副廠長薛小偉透露,2008年,珠三角玩具企業總計約8000余家,今年2月份據說已經減少到3000來家,而5月份之前可能還會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一批惡性競爭、惡意拉低行業價格的部分不規范企業也在危機中消失,行業競爭環境得到改善,在當下的艱難時世中,從倒下的競爭對手手中奪取業務也是一條有效的增長途徑。
在國際市場,金融危機一方面重創了部分國際大品牌,同時也強迫客戶采取更為務實的采購態度,在何思模看來,價廉且性價比高的中國品牌產品得以占領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但是,訂單或銷量分布的改變并不代表總量的增加。
近日,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公布統計數據顯示,出口產品方面,1季度廣東出口總額近七成的機電產品出口下降21.6%,比整體出口降幅大3.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下降21.4%。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相對緩和,部分商品如箱包及類似容器等出口增長。
“這表明,去年下半年被壓抑的剛性市場需求現在被釋放出來。”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處副處長譚炳才指出。
2008年下半年對于全球經濟體來說都是最艱難時期,無論是海外客戶抑或是國內消費者都在壓抑著市場需求,但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類產品終有強大的剛性需求,如今,這個需求似乎正在釋放。
但這種需求還能持續多久不得而知,“事實上,出口環境仍存在很大壓力。”譚炳才說。
在東莞,自2月份以來,盡管企業開工率普遍回升到八九成以上,但廠房、出租屋空置率繼續降低。虎門昔日“一鋪難求”的服裝批發市場,其鋪位租金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跌去了50%,現在,鋪主們都在期待即將到來銷售旺季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高退貨率、慘烈的價格戰、難通的渠道……
內銷市場:血雨腥風
對于玩具出口企業來說,5月是一個門檻,5月過后,企業將迎來接單旺季,而在每年的10月~11月,一批批玩具將被運往北美或歐洲,成為孩子們的圣誕節禮物。
2008年下半年,當金融海嘯全面沖擊中國實體經濟尤其是出口份額時,眾多玩具廠早已接下圣誕節訂單,并臨近交貨尾聲。故此,廣東這個世界最大的玩具生產基地,全年出口額仍能實現同比20%的增長,而今年,可能不再如此幸運。
隨著西方國家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消費者開始看緊錢包,歐美客戶甚至提前向薛小偉透露,從目前的市場存貨和購買力來看,今年的訂單預計會同比減少30%。
“但只要挨過5月,往后就會慢慢好轉。”薛小偉說,在這個時刻,才真正顯示出何謂“剩者為王”。
而5月過后,也將進入整個北半球的消費旺季,光明似乎就在眼前。
為求危世自保,同時也處理高庫存,更多的出口型企業開始嘗試轉戰內銷市場。但正如廣州玩具展上一家企業所坦言,進入內銷,就等于進入了一片“血雨腥風”的世界。
高退貨率、慘烈的價格戰、難通的渠道……成為橫亙在“出口轉內銷”型企業面前的一道屏障。在廣州玩具展上,那些聲稱第一次嘗試做內銷的企業,顯然還沒有充分理解到內銷市場的規則,而僅是將外包裝印滿英文的庫存產品拿來做展示,這讓國內客商感到,這些企業似乎還有很多基礎知識尚待普及。
但在國內龐大的內需市場潛力面前,一切困難都將會被克服,據廣東黃埔海關統計顯示,2009年2月,加工貿易經批準內銷征稅額環比增長77.7%,這是一個令人充滿信心的數字。
現在,對于出口型企業來說,即便突獲大單,也不會立刻照單全收,企業還需充分考量客戶的支付能力,危機之下,一項數額龐大的欠款就有可能拖垮一家企業;同時,客戶也在考量企業的生產能力,是否這家企業拿了錢之后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企業與客戶都在相互試探。
當不確定性充斥著整個世界時,信任正在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但無論如何,何粵銘都無法為目前的經濟表現投下一張信任票,或許,離東山再起還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