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09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公布 > 正文
不可能有持續性 該段時間對股市比較有利
新浪財經訊 4月13日消息,針對一季信貸猛增現象,央行上海總部調研部副主任顧銘德在接受新浪財經獨家對話時表示,該結果基本有經濟體需求旺盛等五種主要原因導致,他認為信貸猛增不可持續,但近期有利于股市。
央行上周六公布的3月份貨幣信貸數據顯示,當月人民幣新增信貸1.89萬億元、貸款增速達到29.78%,M2增速高達25.51%。截至1季度末,人民幣新增信貸已達到4.58萬億,逼近去年全年的增加額。其中,不僅3月份的單月新增信貸再創歷史新高,M2增速也破了歷史記錄。
顧德銘對新浪財經表示,有以下五重原因導致一季信貸猛增。
首先,這是宏觀調控的結果。“去年一季度經濟過熱物價過高,宏觀調控要求緊縮信貸,今年宏觀調控方向轉變,要求商業銀行積極放貸,支持經濟復蘇和增長。在此前提下,商業銀行出現空前的放貸熱情。”
其次,商業銀行具有本能的多放貸沖動所致。“由于去年底四次降息,商業銀行利差收窄,商業銀行便通過多放貸來擴大收益,減少利差收窄帶來的利息損失。又由于商業銀行80%以上的收入來源于存貸利差。”
還有,一季度多放貸的商業銀行主要是中資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受金融危機沖擊還沒有恢復元氣,信貸規模處在收縮狀態。中資銀行信貸規模之所以能夠大幅增加,還在于存款貸款比例較低。目前,中資商業銀行大多數存貸比低于70%,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監管部門放棄規模約束,商業銀行完全有條件有資金擴大信貸規模。
再有,商業銀行統計口徑原因,也使新增貸款數據過分擴大。“比如,銀行對企業票據貼現數額目前計入貸款數據,而對企業變相貸款的某些理財產品則不計入貸款數據。去年由于監管部門要求控制貸款規模,不少商業銀行為使上報貸款數據不超過計劃數據,把一些貸款改為理財產品讓投資者購買。今年監管部門不要求控制貸款規模,于是商業銀行把某些理財產品停掉,改為對企業直接放貸或票據貼現,這就使貸款數據迅猛擴大。”
最后,中國實體經濟對貸款需求的旺盛是全世界沒有的。“中國貸款今年一季度投放量肯定創世界和中國之最,可是實體經濟許多小企業仍然借款難。許多項目如果抵押品不合格,還款計劃難落實等仍然難以借到款。資金在民間的借貸利率比銀行間同業市場高許多。實體經濟巨大貸款需求是貸款增長的基礎因素。”
他表示這種過度放貸不可能有持續性,4月份以后新增貸款量會逐月走低,這對經濟復蘇已經不會有大的負面作用,相對講這段時間對股市比較有利。
在認為數據顯示經濟環比數據已經止跌,過度投放信貸的積極效應已經出現的同時,他提醒下一步的問題是注意過度信貸是否會產生負作用。(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