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譚璐
榮智健終于決定離開了。
4月8日,在辭職函的右下方簽上名字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榮智健彼時究竟心情如何。“商業罪案調查科根據搜查令要公司及董事提供資料,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面對這個現實,本人覺得退位讓賢,對公司最為有利。”
在不到一個月前的3月25日,榮智健在業績會上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還用帶著上海味道的普通話說道:“是否繼續擔任董事長、或者是否辭職,還是由董事局來決定吧。關于退休之后做什么,我還沒有想過,我的愛好很多,我喜歡打獵、釣魚、拍照片,也喜歡打球,現在沒辦法回答。”
根據中信泰富4月8日的公告,榮智健辭任公司董事及主席,原董事總經理范鴻齡同時請辭。而中信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及總經理常振明自4月8日起,擔任中信泰富公司主席及董事總經理一職。
自此,中信泰富告別榮智健時代。
榮氏色彩褪去
4月8日,香港金鐘添美道的中信大廈門外,一早已有媒體記者在守候,關于當天要召開臨時董事會商討人員變動事宜的消息,此前幾天已經在市場上流傳開來。
自去年10月中信泰富爆出因外匯合約導致巨虧之后,關于榮智健去留的猜測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有消息指出,其實有關榮智健辭職的調動安排,早在中信集團注資后已經做出。
4月8日一早,常振明已乘車抵達香港中信泰富集團總部。之前已有消息指出,常振明將親自處理此次事件,將公司的運作以及企業管治納入正軌。當天傍晚,榮智健、范鴻齡以及常振明三人先后乘座駕離開中信大廈,其中范鴻齡離開時還向守候在門口的記者微笑及揮手。
榮智健1942 年出生于上海,江蘇省無錫人,1959年考入天津大學電機工程系,曾在中國電力部工作14 年。1978 年南下香港,1987 年加入中信香港,1990 年起擔任董事。其后,出任中信泰富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后出任主席。
范鴻齡在辭職函中也表現出與榮智健的惺惺相惜。因為兩人在1990年創立中信泰富集團,一同見證了中信泰富的成長。
范鴻齡寫道:“本人對榮智健先生已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深表遺憾。本人能與榮先生合作超過二十年深感榮幸,此段時間在本人職業生涯中極為難忘。對榮先生給與本人機會參與創立中信泰富集團銘感于心。因此,本人深信在榮先生請辭的同時,亦是本人辭任董事總經理的適當時間,并應于同日生效。”
雖然榮智健與范鴻齡請辭,不過香港證監會與警方的調查還在繼續,事件并未落幕。
今年1月2日,中信泰富公布,公司有十七位董事正接受證監會調查,包括主席榮智健、范鴻齡及其長子榮明杰,但外匯合約事件的三位主角之一、榮智健女兒、前財務主管榮明方,以及因此解雇的前財務董事張立憲、前財務總監周志賢,都不在調查名單內。
常振明肩挑兩職
4月8日起,中信泰富進入常振明時代。
今年52歲的常振明,從2006年8月起成為中信泰富的非執行董事,在4月8日獲委任為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身兼此前榮智健與范鴻齡兩人的職位。
常振明的經歷十分豐富。2004年7月23日,常振明被調任建行,當年9月份出任行長,當時,正值建行股改進入關鍵時期;2006年7月27日,常振明從建設銀行行長的位子上退下,同時履新中信集團總經理。擔任建行行長的兩年內,建行完成了重組、股改和上市三級跳,常振明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當時,常振明的離任曾被業界形容為“功成身退”。建行發言人胡昌苗在解釋常振明的突然調任時這樣表示:“因國家金融改革發展需要,將前往中信集團工作。”也有分析意見認為,常振明回歸中信集團之際,恰好是中信集團金融改革大力推進之時,常振明再次成為“推手”。
擔任建行行長之前,從1983年開始到2004年,常振明一直“效命”中信集團,歷任中信實業銀行副行長、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信集團常務董事兼副總經理、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總裁、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和中信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在2000年3月至2005年6月期間,常振明就曾擔任中信泰富的執行董事。現在一人身兼主席和董事總經理兩職,擔子不輕。
中信泰富在3月25日公布2008全年業績,首次錄得巨額虧損,稅后股東應占凈虧損為126.62億港元,其中外匯合同所導致的變現及市場公允值的稅后虧損為146.32億港元。而在2007年,中信泰富的成績是凈利108.43億港元。
盡管榮智健3月份在業績記者會上表示,有信心在2009年扭虧為盈,不過新人自有新作為,姑且拭目以待。
在4月3日因為香港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介入調查的中信泰富停牌數日,其股份將從4月9日起恢復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