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北京報道
“2008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這是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2008年工作回顧章節的第一句話。這一年的不平凡,不僅僅在于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中國人經歷了南方雨雪冰凍、汶川大地震等一場場罕見的自然災害;還在于中國人迎來了期盼百年之久的由中國人自己舉辦的奧運會;更在于在年底暴發的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下,2008年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9%的增長率,即便是去年12月只有6.8%的增長率,也依然是所有發達國家無法企及的。
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目前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動蕩余波仍在持續,歷經改革開放30年發展后,中國正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而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化挑戰為機遇,使得經濟增長達到8%左右的目標?“兩會”期間《中國經濟周刊》專訪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請他就如何擴內需、保增長發表看法。
擴大投資決不能亂鋪攤子
《中國經濟周刊》:去年年底我國出臺的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擴大內需的投資計劃,在抵御經濟下滑風險上已經取得預期成效,而這部分資金有一部分是用在了固定資產投資上。您認為擴大投資對拉動內需的作用有多大?
李德水:我們需要建設的事情太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擴大投資是增加內需的重要方面之一,而且見效比較快。通過擴大投資,目的是要使我國產業升級、經濟結構更加優化;但是,決不可盲目鋪攤子、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甚至破壞環境。這是對我們各級領導干部是否真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考驗。要充分發揮各級財政性投入和銀行信貸的導向作用,使之產生最大的乘數效應,把社會資源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形成“一馬當先、萬馬奔騰”的局面。
擴大消費的四個重點領域
《中國經濟周刊》: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的經濟工作要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定外需相結合,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以拉動經濟增長。您如何理解和評價“擴大消費需求”?
李德水:“擴大消費需求”是指擴大最終消費需求。經濟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如果消費上不去也就是說需求不增長,單是擴大投資、增加供給,經濟還是難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尤其是在當前產能普遍過剩的情況下,產業發展需要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檔次,而不是擴大產能、提高供給能力。
《中國經濟周刊》:通過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而目前擴大消費需求的領域有很多。您認為當前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領域有哪些?
李德水:我個人認為,當前擴大消費的重點領域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汽車。2007年我國每百人汽車擁有量僅4輛車,而美國為每百人96輛車,而且更新很快。現在,我國老百姓買汽車已經不是夢。隨著汽車和汽油降價、道路改善、購買力提高,汽車是一個很有前途的現實市場,特別是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
二是盤活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80后”、農民工、老住戶改善住房條件三大需求,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目前,我國每人擁有住房不到一間,而發達國家平均為兩間(聯合國人居司發布)。隨著城鎮化加快,房地產業至少可支撐我國經濟繼續保持二、三十年的較快增長。目前要盡快打破市場僵局。中國的房貸余額約3萬億元,不多,沒有零首付,更沒有被證券化,與美國的次貸證券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中國房地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是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開發和應用延伸遠遠沒有走到盡頭。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實施第三代移動通信,實現3G產業的新跨越,推廣數字電視等六大工程,令人十分振奮。有的專家提出,還可能實現跨越性的發展,即直接進入第四代移動通信。
四是大力發展各種服務業。去年我國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只有40%,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不斷提高城鎮化率和相關政策引導并改善市場管理,服務業包括各種社會化服務、旅游、文化產業等的蓬勃發展必將對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服務業和消費是同時實現的,如理發,見效最快。建議適當降低服務行業的營業稅,或者對新開辦的服務行業三年內減收營業稅的政策。
以上四個領域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多已經飽和,難以起到拉動經濟的作用,而在我國卻方興未艾,正可以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而且我國的鋼材、水泥、汽車裝修材料等已具備龐大的生產能力,足以支撐這些產業的加快發展。當然,擴大消費的重要基礎是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解決富人不想增加消費、低收入者沒有錢增加消費的問題。《政府工作報告》講到擴大消費尤其是居民消費時,第一句話就是繼續調整收入分配格局。
30.067萬億元的含義
《中國經濟周刊》:中國是否發生金融危機?中國經濟是否開始進入衰退?針對這兩個問題外界有很多的猜測。您怎么看這兩個問題?
李德水:我想說明的是,首先,中國根本沒有發生金融危機。中國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支付、結算暢通無阻,中國的貸款增加得很快,并沒有像西方國家一些處在金融危機煎熬中的商業銀行那樣貸不出錢來,我們只是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而已。其次,中國經濟不會、更沒有進入衰退!經濟衰退是有嚴格定義的,是連續兩個季度GDP負增長的情況下才叫衰退。這個概念是美國提出來的,現在全世界都認同。我國的經濟增長率去年四季度6.8%,世界還有哪個國家現在還有這么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所以中國經濟并沒有、也不會進入衰退,只是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一些而已。盡管今年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們的沖擊很強烈,經濟形勢很嚴峻,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上下一心,眾志成誠,努力奮斗,今年的經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中國經濟周刊》:國家統計局2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寒中,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依然達到了30.067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9%的增長率。30.067萬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李德水:2008年GDP總量達到30.067萬億元人民幣,按2008年平均匯率6.948:1美元計算,折合43274.32億美元,年末人口132465萬人,則我國去年人均GDP為3266.8美元,登上了平均3000美元的新臺階。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后,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會加快發展,居民消費類型也將發生重大轉變。我國2009年“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目標,恰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