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樁不起眼的商業糾紛,讓一個遁形已久的神秘公司浮出水面——這就是上海立鼎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立鼎)。
2001年底,聯華超市服務有限公司(HK0980,聯華超市)改制為股份公司的前夜,上海立鼎神秘誕生。記者查閱工商資料發現,2001年7月24日,上海工商局青浦分局核準成立上海立鼎。如今,上海立鼎已經坐擁億元股權,并實現分紅5000多萬。此間的利益不可謂不豐厚。
而相關資料顯示,上海立鼎與聯華超市之間關系非同尋常。在上海立鼎的股東構成中,是三個自然人,分別是黃國鈞、毛建康、許少卿,各出資1000萬元。
上海立鼎成立僅三個月后,2003年10月22日,其就進行了一輪增資擴股,注冊資本由3000萬增加至6000萬,上述三名自然人股東分別增資1000萬,股權比例保持不變。
記者調查發現,上海立鼎的三名自然人股東均系聯華中層管理人員。2001年,黃國鈞任職聯華超市審計督察部;毛建康曾任世紀聯華華南區總經理,后調回上海總部;許少卿任職聯華超市關聯公司上海標超。公司成立至今,上述三人均在職。但根據上海立鼎提交的工商審核資料顯示,自然人股東情況并沒有勾選“在職”,而是選擇“其他”一項。
另外,上海立鼎成立時注冊地為上海青浦鎮青平公路5758號1—107室。該處房屋位于上海西郊,房屋面積也僅有100平方米。根據工商資料顯示,上海立鼎實際的辦公地址為:上海市四川北路1666號14樓,而該地址正是聯華超市的注冊與辦公所在地(目前已遷址)。當時上海立鼎注冊時留下的聯系電話也是聯華超市的總機。
但問題是,上海立鼎究竟因何而成立,上述三名自然人股東又是否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更大的問題還在于,上海立鼎6000萬的注冊資本因何而來?
“按照一般的理解,即便是企業高層,在2001年的時候一下子拿出來2000萬都是很困難的事情,幾乎沒有可能。每年的收入才多少,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錢。”一位知情人士提醒記者說。
“據說上海立鼎是聯華超市的MBO產物,但誰也沒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上海一位資深證券人士告訴記者。
小公司大收益
令人驚奇的是,在上海立鼎成立后的1年內,其便閃電般完成了對以下公司的投資部署。
聯華超市投資額1222萬元、入股價為1元,初始投資時占股2.94%,現經過股本擴張稀釋占股1.94%;截至2009年3月12日,聯華超市收盤報7.8元,盡管經歷金融危機聯華超市股價已經距高峰時縮水一半,上海立鼎所持股權市值仍然高達9500萬港元。
上海世紀聯華超市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世紀聯華)投資額1206萬元,占股22.09%。2005年10月,聯華超市通過杭州聯華以2584萬元的代價收購了該筆股權,據聯華超市披露,該定價以2005年7月31日世紀聯華未經審核資產凈值厘定。
聯華快客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聯華快客)投資額600萬元。
上海聯華超市配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聯華配銷)投資額20萬元。
浙江聯華萬家福超市公司(以下簡稱為聯華萬家福)投資額100萬元。
實際上,早在2003年聯華超市香港上市之初,就有人對第五大發起股東的上海立鼎存有疑問。
2003年6月27日,聯華超市在香港成功上市,招股說明書中透露,聯華超市的發起人為友誼股份(51.00%)、上實商務(31.73%)、三菱商事(10.10%)、香港王新興投資(4.23%)及上海立鼎(2.94%)。
在這5家發起人中,上實商務是上海窗口公司上實控股的子公司,三菱商事及香港王新興投資也都師出有名,早在1998年便已參股聯華。但上海立鼎來歷不明。
上海立鼎既非憑空出世,其背后的利益誘惑又有多少呢?
據記者掌握的其2001年-2007年財務報表顯示,上海立鼎年均凈利潤接近1000萬元。截至2007年12月31日,6年時間共分紅5300余萬元。
2007年年末,上海立鼎凈資產為6800多萬元。也就是說,在保留上述投資大多數股權的情況下(僅出售了世紀聯華的股權),上海立鼎在短短6年內,共實現收益近6000萬。
其中,僅上海立鼎持有的聯華超市等股權市值已經高達將近1億港元。
在上海立鼎歷年的財務報表中,記者發現,上海立鼎的主營業務占凈利潤的比重微乎其微,最高不過幾十萬元。其凈利潤主要來源于投資收益,即本文開頭所述股權投資的分紅。
另外,上海立鼎的一些會計科目也表現得極為不正常,成立至今“長期借款”“短期借款”兩項科目均無事項。但“其他應付款”一項均有異常。如2004年12月31日,上海立鼎“其他應付款”為1.4億。上海立鼎本身主營業務很小,并沒有大額交易發生,其他應付款顯然不是來自于正常的商業往來。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