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09兩會經濟報道 > 正文
“這次政府工作報告用這么多的文字來談加工貿易,這將結束前段時間的爭論。當經濟增長放緩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穩住加工貿易。”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兩會期間說。
魏建國還用“如果說加工貿易是個小孩,身上臟了,那我們把他洗干凈,讓他變成一個白白胖胖的孩子”,來形容他對加工貿易的熱情。
在今年“兩會”期間,很多代表、委員和魏建國委員一樣,都對如何正確看待“加工貿易”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加工貿易被金融危機閃了腰“很多人問我,現在加工貿易是不是在向越南等國家轉移?這個趨勢會不會繼續?”魏建國委員在討論時給出了這個業界非常關注的問題。
海關總署3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304.1億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5.5%;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1078.6億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9.9%。這說明,加工貿易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更深,形勢更嚴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由弱到強,最初以勞動密集為特點的我國加工貿易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從珠三角地區沿海岸線北上、壯大,逐漸成為中國外貿的半壁江山。
加工貿易一方面吸納了大量剩余勞動力,解決了社會就業,但同時其中一部分加工貿易企業也具有產業附加值偏低、耗費資源多的特點,為此我國提出了對加工貿易進行轉型升級的思路。2006年以來,我國開始對加工貿易進行政策調整。例如,出臺政策規定部分“兩高一資”產品禁止開展加工貿易;對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在東部地區實行保證金“實轉”。
但2008年下半年起,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使歐美等發達經濟體需求減弱,導致國際市場對我國的加工貿易需求減弱,一些主營加工貿易業務的企業出現了嚴重的經營困難局面。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說,當前進出口快速下滑已成為我國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進出口正由以往兩位數的增長變成了兩位數的下滑,這說明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訂單正在快速減少,加工貿易型企業首先被波及。
市場丟了再拿回來就難了魏建國委員指出,加工貿易確實存在一定缺點和不足,例如鏈條較短、附加值較低。但加工貿易解決了就業問題,也拉動了經濟增長,不能因為存在一些缺點就把加工貿易否定了。
有數據顯示,加工貿易解決了我國3500萬到4000萬農民工就業,2007年、2008年持續占出口總額的50%左右。目前,90%左右的加工貿易集中在東部沿海10省份,其中,廣東、江蘇的份額最大,并在相當程度上拉動了地方內需。
“勞動密集型是我們的優勢,為什么都要轉移出去?”魏建國委員說,現在是我國加強加工貿易的最好時機。加工貿易不發展,我們辛苦開拓出來的市場就會讓越南、印度等國家取代,到時候再想拿回來就非常困難了。只要政策得當,加工貿易向國外轉移不會形成大氣候。目前出現的一些議論和現象給我們敲了警鐘,要把握好發展加工貿易的政策。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需要發展加工貿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委員發言指出,對加工貿易進行轉型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考慮到就業問題,不能出現過度調整的狀況。
“加工貿易過去掙外匯,現在解決就業。而過去一年出口退稅率和匯率的頻繁調整,讓企業無所適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化集團總裁劉德樹認為,“出于對出口和就業的考慮,一定要注意政策的平穩性,穩步地推進加工貿易轉型。”
“不能把所有的加工貿易型企業都淘汰掉。”全國政協委員、永正裁縫店集團董事長王永正結合自己企業的經驗插話說,加工貿易型企業只要有產品特點和自身的優勢,就算是勞動密集型的,也可以做出自己的產品優勢。“金融危機并沒有減少我們出口產品的訂單。”王永正說。
劉德樹委員認為,我國對加工貿易再發展制定政策時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國家政策必須保持一定的連續性。為擴大出口,國家去年一年就3次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再加上人民幣匯率風險,加工貿易企業損失較大。二是我國加工貿易過去有成本優勢,但現在周邊國家的成本更低。三是治理環境污染的成本較高,一些中小企業一時難以承擔,應在加工貿易區集中建立污染治理設施,緩沖單個企業壓力。
艱難挺進中西部“當前要通過政策引導,把加工貿易穩定住、發展好,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魏建國委員指出。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外經貿廳廳長梁耀文說,近年來,廣東省圍繞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做了大量的探索,先后出臺《關于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積累了初步的經驗。但由于國家實行東、西部地區加工貿易差別性政策,不允許廣東等沿海省份新設立企業開展限制類加工貿易業務,廣東省推進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和區域協調發展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魏建國委員指出,許多人認為加工貿易必須靠近沿海,其實,東部地區發展加工貿易已經遇到土地、勞動力價格等一系列制約。中西部地區在這方面有優勢,只要政策好,完全可以把東部地區的加工貿易承接過來。湖南、江西、廣西等省份都在積極營造環境,承接東部地區加工貿易的轉移。
2009年以來,被稱為“安徽服裝第一鎮”的繁昌縣孫村鎮的紡織服裝加工逆勢上揚,眾多企業擴建廠房,手中的訂單甚至做不完。繁陽服裝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說,他們的訂單已排到今年5月底,雖然來自美國的訂單減少了六成,但新開發市場如歐洲、澳大利亞、南非和南美等地的訂單卻明顯增加。
當地服裝界人士分析說,孫村服裝快速發展,一個重要原因是沿海一些外貿服裝加工的產能開始轉移,為中西部服裝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商務廳廳長謝開華說,這個案例表明,中國的服裝等加工貿易產業仍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出口加工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目前東部向中西部出口加工業的轉移大有文章可做。
記者同時了解到,加工貿易轉移到內地,絕大部分產品還是要通過沿海港口完成進出口,從沿海港口到內地的往返物流成本,已成為阻礙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最大障礙。
東部尋求下一個亮點魏建國表示,東部地區在下一輪的產業調整中,一定要注重品牌建設,即便是出口服務業和加工貿易業也不例外。
“廣東作為我國利用外資發展加工貿易最早的省份之一,占全國加工貿易比重大,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我建議國家賦予廣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省’,給予廣東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5~10年的自主調整期,允許廣東結合自身特點探索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路徑、方法,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對廣東省東西兩翼和山區實行與中西部同等的加工貿易政策。讓廣東先行先試,為全國積累經驗。”梁耀文代表建議。
“下一步怎么走,政府有關部門正在謀劃。但有一點態度鮮明,‘兩高一資’堅決不能再搞,要對加工貿易劃定一些限制范圍。”魏建國委員指出。
全國人大代表、東莞市長李毓全說,東莞在前幾年就提出,加工貿易產業要轉型。也正因為東莞前幾年做了一些準備工作,所以金融危機一來,已經看到了效果。對于加工貿易產業,“我們還要穩定它、扶持它,但是也要積極地推動它轉型。”李毓全表示,應通過國內市場的啟發、誘導,加以消化。他說,去年東莞分村鎮、分行業搞了四大類62個試點,現在正在總結經驗,包括怎么規劃產業結構,怎么扶技術創新持,怎么推動企業研發平臺建設。
李毓全代表說,東莞市從2005年開始,每年由財政拿出10個億元,扶持企業進行創新,獎勵企業自主品牌的創立,獎勵科研成果。他打比方說:“一個項目如果符合國家的產業需求,中央給1元,我們給1.5元;如果是符合廣東省的規劃,廣東省給1元,我們也給1元。目前這10億元還用不完。隨著我們創新力度的增大,每年這方面的資金配套會越來越多。”
在推動加工貿易逐步從東部轉向中西部的同時,東部地區依靠什么來解決就業問題?“如果說加工貿易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那么服務貿易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魏建國委員指出,大連的軟件園,承接了從日本等國外包過來的大量軟件開發業務,吸納了大量大學畢業生就業。
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市長夏德仁在兩會期間說,大連的服務外包列入國家的試點城市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2009年營業額要增長30%以上。
魏建國委員強調:“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歷史機遇瞬息即過,必須牢牢抓住,穩定發展加工貿易,積極迎接國際服務貿易轉移,以不斷延續我國經濟發展,不斷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
本報記者李鵬李高超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