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芳潔
日前,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通過全國工商聯,向兩會提交了一份提案和兩份書面發言。三份報告,從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到振興房地產的方式方法,以及積極促進綠色建筑發展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為開發商減負
名為《我國房價何以居高不下——房地產開發的總費用支出一半流向政府》的書面發言指出,通過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近期對全國81個房地產項目的調查,其結果顯示,開發項目中流向政府的份額占總銷售收入的37.36%,除土地成本外的總成本補償(工程費用、配套費用等)占總銷售收入的36.49%,企業的剩余所占份額只有26.14%。如果將各種非稅收費以及總成本中的市政建設和公共配套設施投入也加入到政府收入份額中,那么政府的收入份額就要超過40%。相比而言,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總銷售收入中,政府所占比例(37.37%)超過企業所占比例(26.14%)大約11個百分點。而企業所得部分還要負擔企業運營成本,所以由企業單方面調低房價的空間很小。
報告認為,房地產行業目前存在成本和費用結構嚴重失衡、稅費明顯偏高且征收不合理的狀況。剛性的土地成本不僅導致了房價的居高不下,同時也是造成當前房地產市場低迷的重要原因。
上述報告建議,將一次性收取的土地租金和集中在開發和銷售環節的稅收整合為統一的房地產稅或物業稅,延遲到房屋保有環節征收。
另外,報告還建議改革土地招拍掛制度。要改變過去的純粹以“價高者獲得土地”的招拍模式,變為綜合考慮土地競標者的投標方案,尤其是將綠色建筑等系列促進社會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等指標納入到綜合考慮因素中。
建議調整或取消土地增值稅
“房地產是拉動消費、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另一份題為《振興房地產市場 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報告開宗明義地表達了觀點。
第二份報告指出,從1998年到2007年,房地產行業增加值從3454.5億元上升為11854.3億元,年均增長14.7%,高于國民生產總值及第三產業的增速,在國民經濟總量中的份額逐漸上升,到2007年這一比重達到了4.7%。
另外,從2002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著GDP增長10%左右的快速增長勢頭,其中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從1986年的3.2%上升到2007年的18.4%。而2007年房地產投資更是達到歷史新高,完成資金投放25289億元,同比增長30.2%。
從投資規模的角度看,按照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08年1~8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492萬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為1.843萬億元,占比高達21.7%。如果將建筑業等相關產業也考慮在內,比如房地產用量占全國總用量近1/4的鋼材、水泥等,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上述報告還指出,房地產開發對GDP增長的貢獻不斷加強。此外,房地產業對相關產業消費的帶動性也在不斷增加
首先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對GDP增長的直接貢獻。1953~1978年,我國GDP年均增長6.1%,其中房地產業年均增長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83%。1978~2005年,我國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為4.1%,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2.1個百分點,其間我國GDP年均增長9.6%,房地產業年均增長11.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39%。
其次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對GDP增長的間接貢獻。一是房地產開發投資關聯產業眾多;二是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對關聯產業的帶動效應約為2倍。
第三是近年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了20%。伴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綜合直接貢獻率和間接貢獻率所得到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對GDP增長的總貢獻率,由1998年的15.03%上升為2007年的27.49%,平均達到了21.76%。
在此基礎上,上述報告還指出了當下房地產市場存在的三個問題,分別是供需市場雙雙下降,市場愈加低迷;房地產企業普遍缺錢,行業迎來深度調整和變革;行業不景氣,金融風險加劇,有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問題。
報告同時指出,房地產行業的持續衰退已經影響到國家投資拉動和擴大內需的大政策,各級政府紛紛出臺刺激房地產市場的各種政策,這些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短期的市場問題,但是卻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影響房地產業健康、穩定、安全運行的制度障礙,導致房地產開發企業潛在金融風險集中的制度性因素仍然存在。
除了上述提到的兩項建議外,第二份報告還建議,適時調整或取消土地增值稅,因為土地增值稅是1994年針對經濟過熱出臺的宏觀調控政策,在目前整體經濟和房地產形勢開始下滑的情況下,預先提留土地增值稅給房地產企業造成很大的資金壓力,可考慮適時調整或取消。
另外,上述報告還建議,盡快開放REITs通道。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