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是中國企業到海外收購資源好時機
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
本報訊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昨日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根據對今年1月份新增信貸的分析和推測,在4萬億投資的拉動下,信貸高速增長的勢頭還會持續。他還認為,隨著金融危機的肆虐,中國企業到海外收購能源、技術等資源的大好時機已經出現。
信貸高增長有望持續
馬蔚華說,今年1月的新增貸款中,中長期貸款比較多,這應該是在4萬億財政刺激方案下,政府擴大內需的一些項目取得了銀行積極支持的具體表現。
他認為,隨著4萬億投資項目的不斷獲批和國家財政投入的具體落實,商業銀行對這些項目的配套支持力度也會隨之加大,中長期貸款規模還會增加。而在今年一些企業遭遇困難的情況下,商業銀行開始拋開短期考慮,對一些面臨困難但發展前景比較好的企業進行中長期貸款。基于此,馬蔚華認為,1月份高速增長的信貸規模勢頭還會持續。
對市場關注的商業銀行突擊放貸可能影響本身的資產質量,馬蔚華認為,這要看商業銀行如何把握。總體而言,在經濟下行的時候,企業遇到很多困難,銀行應該千方百計去了解和支持企業,因為企業不發展,最后銀行自身也難以發展,而對那些暫時有困難但前景看好的企業項目,銀行應該給予積極支持。
馬蔚華認為,銀行救企業本身也是救自己。包括監管部門在內,在風險上,一方面要讓銀行支持企業,另一方面也要銀行有自己的風險容忍度。“只要風險控制得當,我覺得不會出現銀行資產質量大幅波動的狀況。”他說。
目前是海外資源收購良機
對本周一美國股指大跌,馬蔚華認為這是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的一個信號,說明世界金融危機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對資本市場的影響還會持續。因此,國內資本到海外收購一定要進行具體分析
他認為,目前國內企業和資本可以考慮到海外進行一些資源收購,如能源、技術等。“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說。
馬蔚華認為,金融危機對中國本身的影響其實很有限,對金融行業影響也有限,影響最嚴重的還是實體經濟。馬蔚華說,西方國家由于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主要是因為創新過度、過濫,缺少監管所致,中國的金融創新才剛剛開始,還需要繼續支持,不能因為西方金融創新出了問題,中國就不再進行金融創新了。
馬蔚華還表示,中國房地產行業還是很有潛力的,市場也非常巨大。至于房地產信貸政策的后續走向,馬蔚華表示,這其實是由房地產業的走勢決定的。“總而言之,我覺得中國的房地產還是很有潛力的,這也是拉動經濟的一個很重要方面,這不僅關系到消費者的利益,也關系到銀行利益。”
馬蔚華還表示,征信體系非常重要,監管層應該加大對征信體系的建設。“如果有一個比較健全的征信體系,銀行就會比較放心地對企業和個人加強放貸力度,尤其是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風險就會減少,支持力度自然就會提高。”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