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報(記者 王豪)隨著2009年中國第一單PIPE浮出水面,市場人士的猜測是,2009年是否涌起一波PIPE熱潮?
一個半月以前,四川長虹(600839.SH)以每股3.64元的價格,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大宗交易方式將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296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6%)轉讓給IBM中國投資基金,融資1.08億元。
事實上,這種私募投資機構直接購買上市公司普通股的投資方式被稱為PIPE。
值得一提的是,IBM中國投資基金不同于一般的機構投資人。該基金成立于2006年10月底,由IBM與雷曼兄弟各出9000萬美元組建而成,偏重于對成長型、成熟型企業進行戰略投資。
定向增發隱現“長虹效應”
PE(私募股權投資)的傳統業務領域是在一級市場,即對未上市公司進行投資。近期卻又為何打起了上市公司的主意?
“一般來說,牛市行情下,上市公司的估值都偏高,PE就做一級市場;在熊市情況下,一些上市公司的價值被低估,PE也趁機參與,都是低買高賣嘛!”深圳君盛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廖梓君告訴《投資者報》,他們也有意在近期購買一些上市公司股票。
在廖梓君看來,目前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業務成熟、成長性好,但價值被低估了,投資的風險很小。另外,自2008年10月以來,A股的IPO和再融資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眾多PE無不為退出渠道發愁。而上市公司股票所具有的良好流動性,也是很多基金熱衷于PIPE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去年6月成立的天津德厚投資基金,近日也宣布調整投資策略,重點鎖定市值已大幅縮水的上市公司,以此來規避投資風險。
另外,一些PE在產業整合和資本市場上所擁有的資源,能夠為上市公司的發展帶來極大益處,這也是其他普通投資人無法比擬的。
事實上,之前四川長虹曾試圖借助A股定向增發的機會引進微軟、三星SDI、GE等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但后來之所以選擇了“IBM中國投資基金”,是看重其背后的IBM公司的IT服務優勢。
近年來,四川長虹一直在積極進行轉型,產品結構上,從家電向IT、通訊等領域擴展;產業層次上,從傳統家電制造商向3C信息家電產品和服務提供商轉型。
其戰略方向是:由制造業向高端轉移;以制造業為基礎,向服務業拓展;企業國際化,拓展國際業務。
這樣的轉變顯然需要IBM這樣IT界巨頭的推動,四川長虹董事長趙勇曾就該事件對外表示,長虹將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產業升級與轉型。
根據戰略合作框架,長虹將借助IBM的服務優勢,全面提升自身在電子政務、企業信息化和特定信息化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等方面的能力,發展壯大IT產業,并且借此優化長虹的業務構架和流程,提升長虹管理能力。
PIPE規模5年漲5倍
也許正是由于類似合作優勢,市場頻頻發生PIPE投資事件:1月中旬,方風雷管理的私募基金厚樸基金(Hopu Fund),出手接下RBS沽出的30%中行股份,相當于32.4億股,涉及資金約55.4億元;有消息稱,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日前正與山東一家上市公司商談,計劃購買后者新發約1億元的可轉換債券。
近期正在進行非公開發行的北方某上市公司有關人士稱,自從該公司拿到定向增發批文后,不少PE開始打電話與公司聯系,希望能夠參與定向增發認購一定的份額,這種狀況也大大出乎承銷商預料。
熊市流行PIPE投資,對上市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二級市場低迷、銀行貸款縮減,在資金鏈趨緊時通過PIPE獲得資金可解燃眉之急;不管是老股轉讓還是新股增發,有更多的投資人參與,可以在融資時賣個好價格。
據ChinaVenture的統計數據,2004年開始,PIPE在中國的投資額就呈現了連續上漲的趨勢。2004年,中國的PIPE額度為2.82億美元,而到了2008年,這一數字已增長到12.72億美元,增長幅度達533.16%。
“種種跡象顯示,在目前上市公司資產注入預期強烈的背景下,PIPE必將持續升溫。” ChinaVenture分析師潘黃斌認為。
“游戲規則”不容忽視
近期有數十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定向增發公告,不少PE也蠢蠢欲動盯上了其中的商機,但業內人士表示,要想做一單成功的PIPE,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
首先,新股增發的價格和數量有要求。《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定向增發價格不得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關于進一步規范增發新股的通知》規定,增發新股募集資金量不超過公司上年度未經審計的凈資產值。
高盛曾在2006年11月15日參股陽之光,11月20日是福耀玻璃,11月24日又投資美的電器,創下10天之內連續參股3家國內上市公司的PIPE記錄。但這三筆交易都因為入股價格過低,沒有得到證監會的批準。
其次,交易程序復雜。PIPE的投資程序與私募投資一樣,也要經過盡職調查、估值和審議等程序。但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定向增發需要經過證監會審批,而審批周期耗時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導致盡職調查困難,加上民族主義情緒等,讓外資PE進入上市公司過程緩慢。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在中國完成單筆并購交易的時間大約為12到24個月,而發達市場這一過程僅需3到9個月。
再次,對外資并購的限制更嚴格。《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規定,外資可通過具有一定規模的中長期戰略性并購,投資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后新上市公司的A股股份,購買方式則是以協議轉讓和上市公司定向發行新股方式,在二級市場上只能賣出不能買進A股;最低投資額不低于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10%,此外,一年內不得轉讓,且需經商務部、證監會等機構審批。
最后,交易不易達成。雖然關注PIPE交易的機構很多,但是真正做成交易卻不容易,因為市場低迷時期,企業并不愿意低價出售股份。
PE投資人有時需要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基礎上提高報價,比如2008年7月,軟銀賽富亞洲以1500萬美元購買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OTFO)13.2%的股權,曾給出了高于市場約16%的溢價。
另外,中國目前欠缺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機制和條件,特別是那些成功上市的企業家,他們往往無法理解讓公司退市的做法,因此國外一些成熟的PIPE無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