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早報記者 黃武鋒 綜合報道
在各國主權財富基金紛紛報虧之時,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或將交出成立來第一份“目標內”的答卷。
昨日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中投2008年實現盈利約100億美元,按其注冊資金2000億美元計算,回報率為5%。在金融危機下,這一業績如屬實,則基本符合2008年4月中投副總經理兼首席風險官汪建熙對其業績的期待。他當時表態,中投公司的運作模式類似退休基金投資,策略較為保守,希望今年投資回報率會有約5%或稍高一點。
中投昨天拒絕就此置評。
業績“獨秀”主權基金
對上述消息,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杰昨晚評價說:“運作得好,完全可以達到。”
5%這一數據并不算高,此前曾有專業人士測算,在中投資金成本約為5%的情況下,一旦人民幣升值5%,中投資本回報率必須達到10%才能不致虧損。
話雖如此,中投去年的收益若果真達到5%,仍可謂難能可貴。
可查資料顯示,過去20年平均回報率達到的13%的新加坡淡馬錫控股,2008年3月31日至11月30日的8個月內共虧損約390億美元,資產價值縮水達31%。
此外,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的Brad Setser和RGE Monitor研究公司的Rachel Ziemba最近發表的一篇報告也估計,海灣國家的外匯儲備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在去年共損失約3500億美元,為總資產價值的27%。
“終止海外收購”是關鍵
然而,對外界來說,中投如何獲得收益似乎仍然是個“謎”。其目前公開的三筆交易——50億美元投資大摩、30億美元投資黑石以及54億美元被套the Reserve管理的Primary Fund——眼下均處于較大浮虧狀態。
上述時機不當的投資在國內招致了廣泛批評,促使中投對投資金融板塊的雄心收斂。中投董事長樓繼偉去年12月3日在香港曾稱,在今天的險惡市況中,他“沒有足夠勇氣”投資海外金融機構。
“幸運的是,中投在去年危機愈演愈烈時及時收手,終止了多個可能達成的交易。”上述消息人士稱,中投能盈利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對西方金融機構進行新的投資。
據其介紹,中投盈利主要來自其運作的900億美元現金工具,例如國債、銀行票據、存款及結構性產品等流動性極佳的資產。這部分資金扣除開支前的毛利達到了30億美元。
另一收入來源則是其子公司中央匯金投資公司,從其控股的各大銀行和各大證券公司獲得可觀的分紅。
公開資料顯示,中投公司約一半資金(1000億美元)用于國內,注資券商和銀行,最新的例子是注資農行、國開行;其剩余的約一半資金則用于海外投資。
或加大實業投資
盡管中投對其具體投資對象一直諱莫如深,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投或許正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尤其是自然資源方面。
公開信息顯示,樓繼偉最近先后訪問了美國以及澳大利亞,并與澳大利亞財政部長韋恩·斯萬進行了會晤。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公司FMG集團還直接披露,與中投有所接觸。
而從中投目前屢屢被傳涉入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傳聞,有媒體還報道,中投已將投資重點轉向自然資源、固定收益和地產領域,對于私募基金或金融機構暫時則可能不會出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FMG集團,中投還被傳擬收購或擬協助中資企業收購的事件包括:協助中鋁向力拓投資、聯手國內銀行競購AIG亞洲壽險業務、牽頭競購AIG航空租賃部門(ILFC)以及收購中信資本50%股權等。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