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欣
1月份我國進出口繼續出現“雙下降”符合預期。這一方面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大幅下降。
有專家預計,進出口增速下降是暫時現象,將在2009年下半年出現回升。
2月11日,海關總署公布的今年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數字顯示,我國1月份外貿進出口額連續第3個月出現下降,且降幅擴大。數據顯示,我國1月份出口額較上年同期下降17.5%,至904.5億美元;進口額較上年同期下降43.1%,至513.4億美元。
1月份進出口的下降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時下降,分別下降25%和33.8%。二是外商投資企業仍占據主導地位,集體、私營企業及其他企業進出口比重提高,下降的幅度有所不同。三是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歐雙邊貿易總額279.3億美元,下降18.7%,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222.5億美元,下降15.2%,中日雙邊貿易總值145億美元,下降28%。四是排名前7位的省市進出口值合計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的82.8%,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排名前7位的省市中,只有福建省受兩岸“大三通”推動,1月份當月出口44.8億美元,跌幅由去年12月的下降7.6%回升為下降3.4%。
我國進出口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春節因素。今年1月份進出口繼續下降,但剔除春節因素后外貿出口有所增長。今年1月份比去年1月份少5個工作日。如果剔除工作日的影響,1月份的出口值比去年同期增長6.8%,進出口值和進口值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8.2%和26.4%。另一方面是進出口價格的下降,在進出口商品數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由于進出口商品價格的下降,影響了進出口總值的增加。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材料價格迅速下降,中國初級產品進口價格同比下跌26.4%,大宗商品中,原油價格同比下跌40.2%,鐵礦砂進口價格同比下跌26.5%,食用植物油同比下跌13.8%,有色金屬進口價格同比下跌22.3%。在進口商品中,由于鐵礦砂、原油及成品油等商品進口均價下降明顯,今年1月份,我國進口初級產品138.5億美元,大幅下降50.3%。
專家認為,1月我國進出口繼續出現“雙下降”,一方面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另一方是由于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大幅下降。數字顯示,在出口商品中,出口退稅率上調政策涉及商品出口有所增長,資源和能源型產品出口下降。
去年11月以來的進出口突然下降,不僅與金融危機有關,還受到企業生產周期的影響。一般來講,外貿企業的生產周期包括接單、組織生產、運輸、銷售等多個環節,整個周期長達數月。國際原材料價格迅速下降,導致出口企業和國外采購商都難以判斷形勢,不敢下訂單和接單安排生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企業都在觀望,新的訂單很少,企業出口大部分都是消化庫存為主。因此各地都出現企業訂單急劇減少、出口急跌的情況。專家認為,只有等待大宗商品價格企穩、企業庫存消化基本結束之后,才能看出金融危機對實際進出口的影響。而目前的進口下降幅度仍然高于出口,顯示原材料價格仍然在下滑,企業接單生產形勢并無好轉。
對于2009年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專家預計,進出口增速下降是暫時現象,將在2009年下半年出現回升。一方面中國擴大內需政策,中央和地方近十幾萬億的投資將帶動進口增加。廣東、浙江等外貿大省,都已經開始探討一系列的政策,促進外貿企業“轉內銷”,以促進內需消費緩解外需下降給企業和經濟造成的壓力。為了穩定經濟,去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先后發出《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和《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意見》。另一方面,出口增速也會隨著國外需求回暖、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出口結構日益優化、競爭力增強而逐漸回升。
目前,影響中國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世界經濟衰退的程度與持續時間。美國國會剛剛通過了8380億美元的復興與再投資法案,各國政府刺激經濟的努力尚在進行中,不可否認,刺激經濟效果還需經過時間的檢驗。從國內已經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各項數據有轉好的趨勢。而隨著國內投資增加和擴大內需政策的效果顯現,中國的對外貿易將出現回升。可以說,1月份進出口出現“雙下降”是暫時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