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欣
數據偏低在意料之中
CPI直線下落到1%,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去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后置作用;二是美國金融危機造成中國出口大幅下降;三是國際原材料價格下降。專家認為,這個數據偏低也是在意料之中,今年1月份CPI為1%“很正常”。
CPI符合預期,但比預期稍微高。高的原因是食品價格影響比較大,漲幅比預期高一些,這與春節因素以及近期市場變化,比如貨幣供應比較放松有關系。與此同時,國際農產品的期貨價格有一定漲幅,這對價格上漲也有一定的支撐。由于春節因素的影響,1月份CPI數據有所失真,無法客觀全面地反映物價的真實走勢。從2001年以來的數據看,由于春節橫跨公歷1月和2月,使物價在春節前上漲、在春節后回落,從而使得1月和2月的CPI環比波動呈現規律性變化。2008年農歷新年在2月份,而今年農歷新年在1月份。今年1月末開始的長達一周的中國農歷新年假期中,食品價格有所上漲,但非食品價格下滑,帶動CPI增幅繼續下滑。統計數據顯示,1月食品價格上漲4.2%,非食品價格下降0.6%。
中國經濟正在走出低谷
2009年1月份CPI和上年相比,2008年1月CPI同比上漲7.1%,創1997年以來月度新高,而今年1月份CPI卻連續9個月回落達到1%。這種變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去年下半年經濟形勢突變,國際大宗產品,包括糧食價格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受國內通脹調控政策疊加的影響,去年第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通脹水平已經大幅下降,去年12月的CPI為1.2%。從月環比看,去年12月CPI同比增幅為1.2%,較去年11月回落1.2個百分點,今年1月份CPI同比增幅為1.0%,跌幅開始縮小。由于CPI是一個滯后指標,這說明金融危機對CPI的影響逐漸減弱,價格因素的影響逐漸增強。
從CPI持續下降趨勢看,不排除今年一季度出現CPI負增長的可能性,價格下行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但并不表明出現了通貨緊縮。判斷某個時期的物價下跌是否是通貨緊縮,一看CPI是否由正轉變為負,二看這種下降的持續是否超過了一定時限。去年中國經濟過熱,中央采取“兩防”措施,勢必會使經濟降溫,但現在,中央采取了擴大內需、增加鋼鐵、建材等原材料的需求等措施;并將出臺電價、天然氣價格等重大政策,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可以說,中國全年經濟出現通貨緊縮的風險并不存在。此外,如果CPI繼續下降,中央還可采用利率杠桿進行調節。今年1月份CPI降幅沒有持續下降那么猛,從側面反映經濟下滑的勢頭有所減緩,宏觀調控的部分政策已經起到了作用。從目前數據看,中國經濟最壞的時候正在過去,從去年12月份開始,各項經濟數據已經開始好轉,中國經濟正在走出低谷。
抓住機遇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由于CPI的下降基本已在市場預期之中,且1%應屬預期的上限,那么,由此帶來的宏觀操作的預期將有所下降。從目前的CPI數據看,采取宏觀調控措施的要求并不是很迫切,貨幣供應量和貸款增長已經很快,目前最重要的還是盡快落實財政政策,解決失業和消費的問題。
CPI保持較低漲幅,對保障和改善民生非常重要,但要關注農民增收問題。專家認為,今年CPI總體將穩定在一個較低水平上,但要注意通過糧食最低收購價、生豬價格調控預案等方式保證農民的收益增長。專家建議,政府應積極拉動民間投資,開放一些領域,讓民間投資者看到獲利的希望并進入;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開發農村市場,提高農民收入,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啟動潛在消費市場,延續春節消費旺勢。
目前,CPI已經是連續9個月回落,可以說,下降的趨勢依舊沒有改變,這反映了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仍然比較嚴峻,而在經濟遇到困難、增速放慢的情況下,正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的良好時機,要抓住這個機遇,不斷提高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這才是在中國經濟遇冷時的正確選擇。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