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杜娟)昨日,商務部對印度近期頻繁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并實行進口限制表示嚴重關切,并呼吁印方在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特殊時期,審慎克制使用貿易救濟措施,否則將對雙邊經貿關系造成嚴重影響。自從去年10月以來,印度密集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17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約15億美元。
商務部發言人姚堅昨日表示,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已于日前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拉奧琪女士,就印度近期頻繁對中國發起各類形式的貿易救濟調查進行了交涉,表達了中方的關注,希望通過加強兩國政府、產業間溝通與交流化解貿易摩擦。
2008年10月以來印度密集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17起貿易救濟調查(反傾銷調查10起、反補貼1起、特殊保障措施2起、一般保障措施4起),涉及青霉素工業鹽、熱軋鋼、汽車轉向軸、炭黑、瓷磚、亞麻織物、輪胎等產品,涉案金額約15億美元。此外,印度還于近期對中國鋼鐵、化工、紡織等產品實施進口限制措施。尤其令業內人士感到錯愕的是,今年1月23日,印方突然宣布禁止從中國進口玩具,為期六個月,但卻沒有給出理由,明顯不符合WTO原則。
據悉,印度是中國的第十大貿易伙伴,但印度是目前對華提出反傾銷訴訟最多的國家之一。
玩具禁令違反WTO原則
1月底,印度商工部外貿總局發布2008財年第82號公告,宣布依據禁止進口海關稅號9501、9502和9503項下的中國玩具,禁期為6個月,直到發布下一個公告為止。
印度頒布玩具禁令后,令不少業內人士感到錯愕。廣東外經貿廳公平交易局局長陳立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印度政府此舉令人驚訝,現在還搞不清楚是因為什么禁止中國玩具進口。”陳立鵬表示,如果印度政府沒有任何理由就禁止中國玩具進口明顯不符合WTO自由貿易的精神,中國政府可在WTO框架內與印度進行交涉,可將印度上告至WTO爭端解決機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則認為,到WTO打官司固然可以,但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太費時、費力,最好還是由雙方政府盡快磋商解決。
業內人士還認為,盡管印度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所涉及金額不大,但卻是全球經濟不景氣環境下,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嚴重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