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方燁 實習生 劉天祥
觀點迥異的背后:對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認識不一
到底是中國還是美國將最先從本次金融危機中恢復,現在成了國內外經濟學者關注的焦點。日前,英國《金融時報》組織全球70余位經濟學家進行票選,結果顯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以36票高居榜首;中國緊隨其后,名列第二。然而幾乎在同時,國家統(tǒng)計局進行的中國百名經濟學家信心調查卻顯示,90%以上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將早于全球經濟出現探底回升。記者就此采訪了多個學者,基本上也是海外背景專家大多認為美國經濟會早于中國回暖,國內專家則正相反。
專家各自立論的基點是什么呢?
老外:美國調控對路,中國外貿靠美國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雖然美國可算是這場金融危機的“發(fā)源地”,同時在這場危機中已經傷痕累累,不過依然有不少經濟學家力挺美國。支持美國將會最先復蘇的經濟學家大多認為,美國經濟的靈活性及其采取的大規(guī)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方案將對其經濟復蘇起到決定性作用。
“通過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美國經濟有可能在2009年開始復蘇。”渣打銀行北美研究部門主管約翰·卡爾弗利預計,他同時認為,美國房地產市場經過兩年的回落,現在已經觸及底部,而房地產市場的升溫則將帶動經濟的整體增長。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也明確表示,美國經濟恢復起來將會比中國快。他說,美國經濟復蘇的能力比所有其他國家的能力都更強,而且速度更快。相反,中國經濟相比美國恢復起來要慢很多。“美國70%以上的GDP靠消費拉動,消費一旦提升,回升會很快”,而這種提升反饋到以出口等驅動經濟的中國制造業(yè),卻要有一段延遲的時間。
中國的外需必須等待美國等消費國家復蘇,中國自己的拉動內需政策難以彌補出口下降的損失。這是美國將率先復蘇的核心觀點。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亞太區(qū)首席經濟顧問王月魂,就認同這一說法。“當下,中國經濟面臨考驗,它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但是很難彌補美國消費減弱(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損失。”至于說到美國,王月魂認為今后三個月內,就有望出現起色。
國內:中國能自己解決危機,美國今年不行
“(國外的學者)說我們經濟恢復會慢于美國,主要就是判斷我們國內的需求增長彌補不上進出口的損失,這可未必。”中國百名經濟學家信心調查的組織者,國家統(tǒng)計局景氣中心副主任潘建成這樣對本報記者說,“我支持我們調查獲得的,中國經濟將先于美國經濟復蘇的觀點。”
潘建成說,從總量上看,未來兩年4萬億元的投資,本身就可以基本上彌補出口的回落。另外,中國經濟發(fā)展關鍵要靠市場的信心,“如果廣大消費者有信心,市場就很可能會按照消費者的意愿走。”
潘建成表示,中國通過擴大貨幣量,增加政府支出,減稅,扶持重點產業(yè)等一系列政策,可以有效地提升民眾的信心,最終使政府投資在市場上產生乘數效應,“完全可以彌補外需不足。”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向陽則主要是看跌美國經濟走勢。他說,2009年美國經濟的前景不容樂觀。其一,美國房地產市場繼續(xù)呈現下滑趨勢,證券市場加速下跌,多年來支撐消費增長的正財富效應已經轉化為負財富效應。其二,次貸危機已經從早期階段貨幣市場的流動性短缺進入到信貸緊縮階段,投資萎縮仍將會持續(xù)下去。其三,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多年疲軟的美元匯率呈現出連續(xù)走強趨勢,這將會阻止美國經常賬戶的改善,降低凈出口對增長的貢獻度。因而,美國經濟從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將進入經濟衰退期。
他同時表示,由于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金融體系沒有直接卷入到次貸危機之中,他們受到的沖擊更多的是外生的,其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要遠遠好于發(fā)達國家。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速盡管會有所放慢,但仍將保持較高的速度。避免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將寄希望于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這也包括中國。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