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高論”一時使全世界錯愕,眾多媒體也對此品評不已。
然而,謬論是改變不了事實的。眾所周知,這次危機的導火線是美國的次級房貸,而導致美國信貸消費過度擴張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國內長期的低利率政策。
自90年代走出經濟衰退以來,美國一直以充分就業、價格穩定和長期保持低利率作為其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很明顯,低利率是美國多年前就開始奉行的政策,那時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都還沒有多大的貿易順差,也談不上高額儲蓄。因此,保爾森關于新興市場國家造成低利率的說法剛好顛倒了因果。
從1971年尼克松政府單方面宣布放棄美元與黃金掛鉤,到美元慣性地繼續作為國際中心貨幣被越來越多的其他國家用作儲備,直到今天,還沒有另外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可以與美國抗衡,美元的強勢地位也沒有根本改變。在此情況下,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尚無足夠實力主導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也不可能是眼下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
孔子說過,“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即使在美國國內學術界,也有觀點認為美國的儲蓄率持續下降,經常項目長期惡化,是美國自身的原因。在諸多原因中,被人們廣泛詬病的就是全社會超前消費的習慣、金融衍生品的濫用和市場監管的缺失。
危機爆發后,全球經濟晴雨表之一的證券市場“熊”風肆虐。中國的上證綜指以65.4%的跌幅在2008年全球股市跌幅排行榜上位列第七,排名第一的冰島雷克雅未克OMX指數跌幅更是高達94.4%。
在前20名里,我們并沒有看到美國三大證券交易所。統計數字顯示,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雖然全部跌回10年前的水平,但跌幅遠遠小于其他地區。分析人士認為,當美國投資機構在本土的資金鏈出現問題,他們就通過低杠桿化來拋售海外資產,結果導致新興市場遭遇嚴重的外資抽逃。這也是為什么美國發生危機,卻使全球經濟遭殃。
如果把美國經濟比作一輛車,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風暴里,新興市場就成了這輛車的擋風玻璃。可以推測,如果資本市場風險敞口更大一些,中國這塊玻璃受損會更加嚴重。現在,車出故障了,難道要怪擋風玻璃嗎?
應該承認,造成這場危機的原因里包括全球貿易和投資的不平衡,但因果關系必須搞清楚。是美元在監管層縱容下的過度投放,致使全球流動性過剩問題越來越嚴重,通貨膨脹壓力不斷加大,才最終使得美元低利率政策難以為繼。
當一個人陷入困境,如果他誠實本分,就必然會先從自身找原因;而如果他一貫自以為是,就會怨天尤人,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回頭看看,當美國的房地產商、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等像傳銷一樣玩弄五花八門的金融衍生品的時候,當華爾街的“精英”們把泡沫吹大從中撈取數千萬美元乃至上億美元年薪的時候,保爾森或者伯南克在哪里?號稱全球最先進最健全的美國金融體系的監管者又在哪里?據新華社電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