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信泰富公告確認其17名董事正被香港證監會調查,其巨虧事件中的諸多疑點也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中信集團的注資已為中信泰富(0267.HK)的崩盤“剎車”,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介入調查也已接近兩個半月,中小股東的訴求卻似乎已被淹沒,懸疑則仍然待解。
是否涉嫌內幕交易?
此前,港交所前獨立董事、獨立財經股評人DavidWebb曾指出,中信泰富在去年9月7日就發現公司在外匯合約上產生巨額虧損,卻在6個星期之后才對外公布。有關“逾期披露巨虧消息”的指控由此引出。對此,榮智健解釋是公司為了弄清楚所有問題,所以延遲發布了。
不過市場對此并不認可,并提出了“內幕交易”的質疑。而由于被認為制造了巨虧事件的三位關鍵人物中,前財務董事張立憲及前財務總監周志賢均已引咎辭職,榮智健愛女、前財務主管榮明方則受紀律處分。一些人質疑“逾期披露”與財務、人事安排相關,存在貓膩。
一位分析人士則表示,榮智健及大股東出貨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在6個星期里做出一些人事和財務上的安排卻是可能的。
誰來拯救中小股東?
中信泰富巨虧事件爆發后,為了平抑虧損、消除市場影響,坊間曾傳出多種解決方案,包括榮智健引咎辭職、出售旗下與李嘉誠合營的大昌行(1828.HK)的權益,但最終這些都被否決,落到實處的是引入中信集團,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注資15億美元。
交易完成后,中信泰富最終虧損額確定在91.55億港元,而中信集團持有中信泰富57.56%權益,成為大股東。分析人士表示,中信集團進入,顯示中信集團和榮智健還是希望拯救中信泰富的。
不過,由于中信集團進入的價格為8港元,定價根據是虧損事件出來后兩個月的平均股價在6.4港元。而從昨日中信泰富11.58港元的股價來看,拯救的方法對于中小股東未必公平。
分析人士表示,中信泰富的股價在危機爆發的幾個月中曾大幅起落,從最初的暴跌三分之二到最近的暴漲,最終形成的狀況是,看似由中信集團買單的虧損已經轉嫁給了中小股東。
中信會否清洗泰富?
據了解,在中信泰富管理層的失誤似已追索無望的背景下,輿論對中信集團債轉股的8港元認購價、榮智健私下出貨的質疑之聲也更強烈了。
此前香港媒體報道,香港警方商業犯罪調查科正調查中信泰富未經授權的澳元外匯衍生交易及推遲6個星期披露近百億港元損失的原因。雖然消息并未得到最終確認,但分析人士表示,考慮到中小股東的訴求,相關調查不會輕易結束的。
壓力之下,中信集團會如何處理?目前,有關中信集團欲進入中信泰富的傳言不斷,而榮智健的去留尚無定論!敦斀洝非叭請蟮,中信集團當初在處理時“不夠果斷”,未要求中信泰富管理層即刻辭職,導致目前陷入“被動”形勢。
晨報記者 周治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