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梁鐘榮
繼南航與東航先后獲得國資委30億元的注資之后,在547.8億元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分割蛋糕中,誰是第二批受益者成為近期媒體關注焦點。
一位接近國家國資委的人士告訴記者,央企注資的錢主要從自各央企的利潤中扣除,根據企業不同的類型,有的收5%,有的收10%,有的不收。而這部分錢的整體經營預算由國資委旗下收益管理局負責。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于2007年建立,此次上交國務院的547.8億元的預算,為建立制度以來第一次發揮公共財政的職能作用。
根據此前國資委一官員透露的注資安排要求,入列547.8億注資榜單要求的,需要符合兩個條件:負債率在90%以上;影響面較大的央企。由該官員話語引伸,電力與鋼鐵行業將會成為第二批注資企業的傳言塵囂直上。
“火電企業中,除去中國神華外(601088.SH),五大發電集團均虧損嚴重,依照國資委剩下的注資盤子,雖然分到電力行業的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但至少可以緩解企業的現金流難題。”在電話中,中電聯理事會工作部副主任張海濤對于電力行業獲得國家注資持樂觀態度。
而對鋼鐵行業能否獲得國家注資業內則持不同態度。中信證券鋼鐵行業首席分析師周希增認為,包括寶鋼、武鋼在內的大型鋼鐵廠僅靠減產即可渡過大部分難關,所以“沒有到達需要國家救援地步”。
今年1至10月五大電力集團共虧損268.36億元,其中,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分別虧損34.07億元、59.65億元、60.71億元、65.46億元、48.47億元。在資產負債率方面,五大電力集團在140多家央企里面排名后五位。
延伸到整個行業,根據長城證券提供的數據,電力行業目前平均資產負債率為 67.94%,在各行業中僅次于建筑建材行業位居第二。前三季僅財務費用高達137億,占全行業凈利潤的48.9%。
正因如此,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15日的中央企業負責人工作會議上表示,國資委將繼續推動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同時積極探索國資委直接持有整體上市中央企業股權。
“央企整體上市,需要有一個漂亮的財務報表,而留給電力企業的時間已經不多。”廣發證券首席電力分析師謝軍稱,五大發電集團所管理的火電企業虧損面均在80%以上,大唐發電集團10月份火電虧損面更是高達90.14%,已是符合注資要求。
“目前還沒有聽到注資的具體消息,中電投也沒有上交相關的注資計劃書。”中電投專家稱。
張海濤亦對此表示謹慎,“減輕電企的壓力,是注資或是減免費用、或是補貼,這些都有可能,最終還是取決于國資委的決策。”
謝軍的觀點是,以注資而論,必須牽扯到兩個主體,電網與火電企業。兩者情況又有不同,火電企業虧損;電網企業雖有五成利潤下降,但仍可贏利,但其未來又有電網投資的巨量資金需求,“所以注資,既可以直接補貼火電企業與電網,也可以采取注資兩大電網,然后以提高上網電價的方式來平衡各方利益。”
與電力企業的注資相比,鋼鐵企業的難題要少得多。
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上游鐵礦石、煤價大幅上漲及下游房地產、家電和汽車企業的訂單萎縮雙重打擊,鋼鐵企業目前也同樣進入虧損邊緣,據公開信息顯示,鞍鋼、武鋼、馬鋼、太鋼、重鋼、新余等32家鋼廠都已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減產保價。
“由以上數據來看,鋼鐵業還沒到需要國家注資的境地。”周希增分析,目前鋼材市場需求的下降,主要是一個信心下挫的問題。隨著4萬億國家投資的落地,市場開始回暖,加之煤炭、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家電下鄉”等國家利好政策的出臺,鋼鐵行業的日子并不難過,“鋼鐵業的注資除非是涉及央企重組等題材”。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