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年,被寄予厚望的國有企業改革首戰即遇膠著,中央財政吃緊,思想再度混亂。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次宏觀調控開始,國務院兩次發文“打擊投機倒把”,并鼓勵國營企業搞“三產”和“停薪留職”。
商界大事記:
●首鋼減產,寶鋼項目受爭議
●IBM第一臺個人電腦面世
●中信在日本發行債券
1981:中信“儀征模式”集資創舉
創立之初的中信經營狀況并不好,直到著名的“儀征模式”發生。
這一年,唯一稱得上“大手筆”的要算是榮毅仁在1978年創辦的中信公司,這位“中國第一紅色資本家”、全國政協副主席總算挖到了第一個“大金礦”。
中信在創辦之初沒有正式的辦公地方,就租用了上海和平飯店的幾間房子。公司人手少,很多都是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先生。在過去的兩年多里,60多歲的榮毅仁每天領著70多歲的董事李文杰一起接見各路外賓。從1979年到1981年,全公司共接待外商6000多人次,他還請來了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為中信的顧問,然而使盡渾身解數,中信談成的項目卻只有不足掛齒的三四個。
一日,榮毅仁與出身世商的中信董事王兼士聊天,突然想到“借地方上的項目發行債券來集資”的點子。當過十多年紡織部副部長的榮毅仁記起,江蘇有家儀征化纖工程,原來是國家22個重點工程的大項目,設計能力為年產化纖原料50萬噸,相當于全國化纖的總產量,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因資金不足準備下馬,中信正可以接手過來。榮毅仁想到了舉債集資的辦法,他向國務院提議,通過向國外發行債券來救活儀征工程。“新中國向來有一個引以自豪的記錄,那就是既無內債,又無外債。榮老要向外國人借錢,首先在意識形態上過不去。”《榮氏父子》的作者陳冠任記錄了當時的爭議,很多人跑去向國務院告中信的狀。“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借錢,這搞的是哪門子的經濟?中信到底想要干什么?”
如果要在政治層面上討論,榮毅仁肯定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何況當時的整個氣候一點也不利于他的這個動議。好在人脈深厚的他很快謀求到了主要領導者的支持,國務院同意中信在日本發行100億元的私募債券。
榮毅仁在半年多時間里馬不停蹄地完成了所有的前期工作,毫不夸張地說,他個人的信用和國家副主席的政治身份成了此次募資最重要的擔保。在1982年1月,中信債券發行成功,日本30家金融機構認購了這個期限為12年、年利率為8.7%的債券。三年后,儀征化纖第一期工程建成投產。中信的做法被稱為是“儀征模式”,而經此一役,榮毅仁和中信終于找到了感覺。“資本回來了。”榮毅仁后來對美國記者一言以蔽之。
有熟知榮家歷史的人說,所謂“儀征模式”,不就是當年榮氏兄弟的借蛋孵雞嗎?據說榮毅仁聽到此話,也不禁莞爾。回想榮氏兄弟的經營歷史,的確是以借款運轉而著稱的。在某一個階段,中國的多數人,包括執政者都認為中國既無內債,又無外債,是一個值得自豪的理想狀態。正因如此,儀征債券起初遭到過強烈的反對,而它的成功對人們認識上的沖擊和顛覆也一樣強烈。隨著儀征模式的成功,在海外發行債券之舉陸續為各企業效仿。中信公司本身,在以后數年間先后在日本、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和中國香港等地發行了多次不同幣種的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