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 正文
但也有學者存在不同觀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就分析說,“盡管需要尋求雙方共同利益的話題很多,但由于美國正處于政府交接期,從中美雙方的利益出發,本輪對話不容易得出什么實質性的結果。”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何茂春也表示,總體而言,預計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取得的成果,可能是歷屆戰略對話中最少的一次。對話的形式意義將大于內容。
何茂春預計,中美貿易順差在2009年仍將擴大,仍將有貿易摩擦產生。但是與歐盟、日本與美國的貿易摩擦相比,中美之間的摩擦會小得多。他認為,奧巴馬作為新任總統,需要世界大國的支持,他在就任后應會采取對中國友好的態度。“我相信,在奧巴馬政府時期,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級別很有可能升級。”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中美關系史研究會會長陶文釗則肯定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有效性。他指出,正因為戰略經濟對話機制是有效的,對加強中美兩國的經貿關系是非常有益的,他相信這種機制會繼續下去。“至于這個機制還叫不叫戰略經濟對話,或是改換另一個名字,那是可以商量的。”
能源成核心議題
事實上,隨著保爾森的最后一次出場,當前國內外輿論最為關心的似乎是:由中美兩國元首共同倡導的這一對話機制能否延續下去。
美國獨立智囊機構——Stratfor東亞研究總監、地緣政治經濟學專家Rodger Baker認為,中美經濟戰略對話更大的意義就在于,這是美國這個舊世界的唯一領導者和中國這個新世界不斷崛起的“新秀”進行關系管理的工具。
而新華社昨日晚間也發表評論稱,在金融危機蔓延全球的形勢下,中美兩大國保持戰略對話、面向未來商討應對之策,本身就是一個積極信號。
新華社在昨日的評論中指出,輿論普遍希望,作為國際經濟的兩個重要參與者,中美雙方能通過對話,進一步堅定信心,加強協作,向世界釋放積極的信號。
“中國和美國的關系是很微妙,一邊爭吵不斷,一邊又要緊密合作。尤其此次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雙方聯手降息等合作很有默契,雙方在能源貿易等領域的合作空間依然很大。”宋泓如是說。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保爾森2日在華盛頓世界事務委員會午餐會上發表講話后,即匆匆趕往機場前來中國。當被問及任期結束后是否會重返華爾街時,保爾森不假思索地表示“不會”,“我的職業生涯起于政府部門,我個人有很多其他感興趣的方面,比如自然保護。”
實際上,保爾森是個環保主義者,在擔任財長前,他曾任全球最大的致力于保護世界生態系統的大自然保護協會主席和該協會亞太理事會聯席主席。
第五次SED
夯實“基石”
4日、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高層經濟團隊將圍繞“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伙伴關系的基石”這一主題,就宏觀經濟政策、能源及環境合作、促進貿易和投資開放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等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的話題展開討論。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始于2006年12月,每年兩次,輪流在北京和華盛頓舉行。自該對話機制啟動以來,兩國在宏觀經濟、環境保護、能源節約、貿易促進、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投資保護主義等領域共取得了近150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