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中國行動應對經濟下滑風險 > 正文
本報訊(記者孟為)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昨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急劇變化,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已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今年第四季度,中央安排的1000億元投資大體落實到項目,現在已經下達的計劃超過了40%。4萬億元投資不會形成重復建設。
千億投資下達計劃超40%
張平說,鑒于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的影響來勢猛、變化快、影響深,在采取應對措施的時候,中央提出明確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出手要快”就是要盡快地采取措施,盡快地見到效果。所以中央安排1000億元的投資作為擴大內需的一項重要舉措,希望能夠盡快地拉動經濟增長。
按照“快、重、準、實”的要求,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以及有關省、市、區,在“十一五”規劃安排的項目中,以及前期工作已經完成的項目中,國家發改委選擇一些項目作為1000億元投資的方向。在各個部門的配合和努力下,到目前為止,1000億元的投資已經大體落實到項目,現在已經下達的計劃超過了40%。
張平表示,這1000億的投資方向包括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業基礎設施,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生態環境建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以及災后的恢復重建。尚未下達計劃的部分,各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安排工作,國家發改委力爭盡快下達,盡快地安排到項目,盡快發揮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投資不會形成重復建設
張平表示,在第四季度1000億元的投資中,重點是解決民生的問題、基礎設施的問題、生態環保的問題,也包括提前下撥救災的資金,加強災后恢復重建的問題。這1000億元涉及到的建設工程,在今后兩年中大體需要4萬億元投資。根據現行的投資體制和投資資金安排的方案,需要中央投資11800億元。
張平說,4萬億元大體是這樣構成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是2800億元;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大體是3700億元;鐵路、公路、機場、城鄉電網是18000億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是400億元;生態環境這方面的投資是3500億元;自主創新結構調整是1600億元;災后的恢復重建,重災區是1萬億元。從上面幾組數字可以看出,投資方向第一是民生工程;第二是農村農業農民的需要;第三是基礎設施的建設;第四是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的投資;第五是生態保護、保護環境的建設;第六是用于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的投資。沒有形成大規模生產能力的投資,更沒有“兩高一資”的投資。因此這些投資不會形成重復建設,更不會形成低水平的重復建設。
“據我們測算,這4萬億元投資,大體上可以每年拉動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張平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