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經記者 朱小雯 喻春來 發自北京
昨天,中國交通銀行發布最新報告,預測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幅為2.8%左右,創17個月新低;明年初很有可能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對此,眾多專家圍繞未來中國經濟走向是通縮還是通脹分成了兩派,展開了激辯。
反方:不會通縮
代表人物:范建軍 張曉晶觀點:擔心完全沒必要,明年下半年國內可能會再次出現通脹
在昨天上午舉行的中國產業投資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證券研究室主任范建軍表示,“現在很多人認為中國會通貨緊縮,我認為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他反而擔心明年下半年國內可能會再次出現通貨膨脹。
范建軍表示,現在CPI累計還是6.6%,雖然10月是4%左右,此次CPI、PPI大幅度下降實際上是因為國際原材料上漲造成輸入大幅度下降。“大家認為價格快速下降可能會導致經濟通貨緊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范建軍說道,“經濟增速在大多數年份都是在5%左右。”
范建軍稱,目前已上報的投資額已經有14萬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通貨膨脹壓力,而原油價格的預期也是下降的,這是通脹的幾個原因。
前天由中國人民大學等機構聯合發布的宏觀經濟報告也認為,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將進一步下滑,在經濟全面深度下滑的作用下,價格出現持續下滑的局面,但在貨幣政策全面放松的作用下,通貨緊縮的局面不會出現,全年的CPI達到2.3%。中國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稱,明年盡管單月可能出現CPI增幅為零甚至為負的現象,但出現通縮的可能性很小,包括通脹的可能性也很小。目前CPI,包括未來一段時間都保持著下滑態勢,通貨膨脹的壓力減弱,大宗產品價格也明顯下跌,這些都不會帶動價格上漲。但應該看到,有翹尾因素在這里面。
正方:有通縮可能性
代表人物:張永軍觀點:明年有通縮的可能性,這是目前經濟嚴重下滑的一個后果
商務部監測的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下降,預計今年12月CPI增幅可能降至2%以下,明年初很有可能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
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張永軍對記者表示,明年有通縮的可能性。他說,這是目前經濟嚴重下滑的一個后果,畢竟金融危機給全球造成的損失很大。雖然各國央行都有強有力的注資,但市場風險仍然巨大,資本金損失也較嚴重,金融機構對非金融機構的貸款也被打亂和減少,因此基礎貨幣量增加了,流動性卻有明顯下降。
張永軍認為,各國政府和央行的救市措施力度很大,如果措施見效,那么可能性比較小,即使出現,持續時間也短,不會像1998年的緊縮時間那么長。“至于通貨緊縮的可能性會不會變成現實,會持續多長時間,我認為現在還很難說。因為各項措施見效需要一定時間,但是在這個等待效果顯現的時期內是有可能出現通縮現象的。通脹是更遠的事情了,眼下還不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