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葉一劍 左青林
11月24日下午,在河南商丘經營成品油運輸生意的李總,決定提前把一個星期前囤下的100噸柴油以5800元每噸的價格處理掉,這一價格比當時山東東營地煉廠出貨的價格高了500元每噸。李先生的客戶包括商丘當地主要的民營加油站和一些專門經營成品油儲備的人,運油路線主要是從山東東營地煉廠。
正是因為我國對成品油價格的管制,使得國際油價雖已跌破50美元每桶,但中石油、中石化依然只能選擇之前確定的價格來出售。而民營加油站可以通過地方煉廠買到較為便宜的成品油促銷,獲利豐厚。
不過,李先生所謂的近期這一個半月的“民營加油站最美好的時光”,很快就要發生變化了。
本報從市場人士獲悉,國家將于近期對成品油定價機制進行調整,與目前采取的在一定的基準價標準下進行上下浮動8%調控定價相比,將在確定一個成品油最高零售價的前提下,賦予銷售企業更多的自主調控空間。
在這一定價機制下,中石油、中石化將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較大自由度的價格調整,而地方煉廠和民營加油站組成的供應鏈條,進行促銷獲利的可能性大大減少。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所長韓文科對本報記者說,“中國理順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是長期的一個過程,目前的調整并不能長期適用。”
兩個供應鏈條
“從山東地煉廠進的油在當地出售,每噸的利潤一度在2000元以上。”李先生告訴記者,這讓他的油品運輸生意出現了自其接手以來最好的一段時期,每兩天一個來回,往返于山東東營和河南商丘之間,一個半月的運油量在1000噸以上。
而在山東東營地方煉油廠門前排隊等待拉油的油罐車,讓李先生明白,在全國很多城市蔓延的民營加油站降價促銷的事件絕對不是偶然,“利潤使然”。
地方煉廠的獲利同樣豐厚。目前,包括山東東營地區地方煉廠在內的主要分布于國內產油地區和沿海港口地區的地方煉廠,煉油原材料主要包括從國內油田獲得的原油、從中石油中石化等具有原油進口資格的貿易商那里獲得的原油配額,以及,直接從國際市場上進口燃料油。尤其是燃料油,對于地方煉廠來講,進口的自由度非常之大。
這樣一來,在國際油價比較低的情況下,燃料油也相對比較低,這樣一來,縱然是扣去煉化成本和豐厚的利潤,地方煉廠依然可以以遠低于中石油中石化的價格向民營煉廠出售成品油。
所以,為了能夠在中石油、中石化的銷售價格獲得調整之前出售更多的成品油,山東東營地區的地方煉廠甚至采取了“提價促銷”的辦法,總是放出漲價的風聲,民營加油站只好不斷地去進貨。
以河南商丘為例,盡管中石油、中石化采取了“比如送一些小禮品”的促銷活動,但是與民營加油站動輒低上0.5元甚至1.1元每升的差價相比,并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可言。
類似的情況也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上演。所以,今年6月20日,國家發改委公布調整后的成品油銷售價格,事實上早已被地煉和民營加油站共同形成的成品油供應渠道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