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份公司年底成立,匯金財政部各持股50%
早報記者 楊楊 黃武鋒
農行副行長潘功勝昨天宣布,爭取今年年底或稍晚成立股份公司,匯金與財政部各持股50%。
此前,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中國銀行三大國有銀行的股改均經歷了財務重組、股份制公司改造和引進戰略投資者后上市三個階段。中央匯金對中行、建行、工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注資金額分別為225億美元、225億美元、150億美元和200億美元。
注資額為1300億元,持有50%股份,且未披露財政部也將注資,這或許意味著,截至目前農行的所有者權益約為1300億元。但根據農行2007年年報,截至去年末,該行所有者權益為886.28億元。
對于未來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問題,潘功勝表示,對于農行未來的戰略投資者選擇,目前還沒有定論。潘功勝稱,選戰略投資者的其他幾家銀行除了對公司的利益有好處外,另一個目的就是想得到戰略投資者的一些技術,但是從幾家已上市的公司情況看,這方面的目標不是很理想。
焦點問題
近8000億不良貸款力爭5年內解決
除了注資,農行股改的另一大難題則是龐大的不良資產。
該行2007年年報顯示,按五級分類的不良貸款余額達8179.7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3.50%。
“農行的不良貸款有這幾個特點,質量很差,單比數位小,分布區域很廣,與其他幾家國有銀行情況不同,處理起來很困難,所以我們不良貸款處置方式將有別于其他的國有銀行,農行不良貸款剝離后將委托農行內部機構自行處置。”對此,農行副行長潘功勝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
據潘功勝介紹,對于不良資產的處置,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將成立一個共管基金賬戶,農行的不良資產進入該賬戶,通過未來農行可以獲得的部分所得稅退稅、匯金和財政部的股本收益等多種渠道核銷、置換。
潘功勝介紹稱,農行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與工行損失類資產處置方式基本一致;其股本結構模式也與工行基本一致。
公開資料顯示,所謂 “工行模式”就是其股改時將兩類不良貸款分開處理。2005年股改時,工行總體不良資產處置額度為7050億元,其中損失類貸款為1760億元,加上700億元的非信貸風險資產,合計2460億元,劃歸財政部和工行共管基金賬戶,然后由財政部將這筆資產委托給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進行處置。剩余的可疑類貸款4590億元則由工行分為若干個資產包,向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招標處理。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認為,按照工行模式,財政部實際上并不需要具體掏錢,只是將股份收益放棄,不會動用大量資金。“而且,核銷這部分損失類貸款,實際上全部需要依靠銀行自身的盈利,能夠起到促進銀行不斷提高業績的作用。”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風險政策管理部有關人士也稱,這種模式既有利于銀行的發展,也避免了過分增加財政的負擔。據其分析,在操作上,共管賬戶的這部分不良資產,應該是已不會出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或定義為“特別資產”,與資產隔離,分批分期的核銷。至于可疑類貸款則可能需要農行自己處理,打包出售給資產管理公司。
潘功勝昨日還表達出了對處理不良資產的信心,其表態將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把不良資產處置完成。至于共管基金的償還,潘功勝稱還需要十幾年時間。
財務重組后,農行主要經營指標將與此前幾家股改的銀行相仿,將達到下列水平:資本充足率8%以上,核心資本充足率約8%,不良貸款率約4.1%,總資產回報率(ROA)約1%,撥備覆蓋率超過80%,成本收入比40%左右。
目前,按照監管部門對于國有銀行股改上市的普遍要求,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4%以上、資本充足率要達到8%以上、總資產回報率不低于0.6%、凈資產回報率不低于11%、不良貸款率不超過5%、成本收入比不超過45%、撥備覆蓋率不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