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盛傳財政部已擬訂超過1000億元減稅規模的增值稅全面轉型方案,并已上報國務院待批。該方案最大亮點是全額抵扣、全行業轉型,方案同時建議于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有關增值稅轉型的問題,早在幾年前就有過激烈的爭論。由于存在固定資產投資過熱的傾向,反對派一直牢牢占據了上風,轉型問題也就始終沒有能夠真正列入議事日程。
今年以來,在國內外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發展潛力不夠、競爭力和適應性不強、經濟發展原動力不足的矛盾日益顯現,增值稅轉型問題也再一次成為爭論的焦點。
那么,我國是否具備了實現增值稅轉型的條件呢?在目前的情況下,增值稅轉型的時機是否成熟呢?筆者認為,實現增值稅轉型的條件和時機皆已經成熟。
首先,增值稅轉型不會引起固定資產投資過熱。一般認為,實行生產型增值稅可以有效防止固定資產投資過熱。而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可能會刺激投資者的投資沖動,引起固定資產投資過熱。而在我國,是否會出現固定資產投資過熱的問題,稅收政策的作用往往并不很大,而主要取決于地方政府的政績行為。一方面,地方政府具有“自主”投資的強大力量和投資能力,如修路造橋、建樓堂館所等;另一方面,企業的投資行為,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政績行為。所以,是否會出現固定資產投資過熱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要看地方政府對投資的態度。只要地方政府沒有強烈的投資沖動和欲望,一般不會出現固定資產投資過熱的問題。所以,在我國實行增值稅轉型,一般不會出現純經濟意義上對投資的“刺激”力量,也就不會引起投資過熱。
第二,不能把增值稅轉型簡單地看成是稅收問題。講到增值稅轉型,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減稅,會把此看作是一次簡單的減稅行為。從表面看,實行增值稅轉型確實會引起稅收的減少,有關方面的測算是1000億元以上。而事實上,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實行增值稅轉型的核心問題并不是稅收,而是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引導和對經濟的保護。今年以來,盡管經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經濟增長的速度明顯放緩,但固定資產投資速度并未受到明顯影響,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生產性投資速度明顯放慢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大拆大建的熱情卻越來越高,非生產性投資增長速度很快。基于此,迫切需要通過調整稅收政策來刺激企業的投資熱情,刺激生產性投資,以此來優化和改善目前極不合理的投資結構,遏制非生產性投資的盲目擴張和無限擴張。同時還可以防止經濟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保持經濟的平穩和可持續發展。此外,增值稅轉型還可以促進企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很顯然,目前出現的經濟問題,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的生產方式、產品結構、產品的價值構成有著密切的聯系,說白了,就是企業的生產方式太過粗放、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競爭力不強。因此,通過增值稅轉型,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促進企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先進技術的采用、先進設備的購買,實現企業升級、產品換代和競爭力增強。
第三,要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如果僅簡單地出臺增值稅轉型政策,顯然難以充分發揮增值稅政策的作用,搞不好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要想真正用好消費型增值稅政策,還必須出臺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如理順增值稅的征收關系、完善增值稅的征收基礎、實行全行業稅收政策統一、對鼓勵性行業和限制性行業實行兩套政策并行等。只有將各項基礎工作做好,使各項配套政策同時出臺,才能更好地發揮增值稅政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