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汽車消費稅政策9月1日起調整 > 正文
繼《反壟斷法》之后,即將在9月1日施行的新汽車消費稅政策成為汽車業界關注的焦點。政策調整的具體內容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排氣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車,稅率由15%上調至25%,排氣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車,稅率由 20%上調至40%;降低小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排氣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車,稅率由3%下調至1%。這項旨在促進節能環保,鼓勵小排量車消費的新政策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對車市又影響幾何,還有待觀察
大排量恐難抑制
所謂的消費稅是在對貨物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征收一道稅,目的在于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此番汽車消費稅的調整,從引導消費角度看,明顯是為了抑制大排量汽車的生產和消費,鼓勵小排量汽車的生產和消費。但是這種政策性引導真的就能達到目的么?
首先,我們從新消費稅“抑制大排量汽車的生產和消費”的出發點來分析。近幾年,國內車市銷售量猛增,其中大排量豪華車市場的增幅一直處于前列。特別是去年,一向以排量大、耗油量大而著稱的SUV車型市場卻經歷了井噴式的發展。即使在車市整體遇冷和油價持續高漲的今年上半年,大排量豪華車型市場依然保持了穩定的銷售走勢。在某些月份,大排量車型的銷售甚至出現“逆市上揚”的態勢,讓業界頗為驚訝。
這些事實表明,國內市場對于大排量的豪華車型是有一定需求的,而國內消費者對于“大車”的偏愛也使得大排量豪華車型一直受到高端用戶的青睞。在國內車市,大排量豪華車型的消費群體一般是富裕人群,對他們而言,公商務的需求遠比幾萬元的差價重要的多。何況在油價高漲的今天,能動輒花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元買3.0L排量以上車型的人,大多都不會為了十幾萬元的價格變動改變初衷。所以,消費稅的調整對于限制大排量車消費方面的作用恐怕有限。
其次,我們來看新消費稅“鼓勵小排量車消費”方面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排量在1.0L以下的轎車銷量僅12.91萬輛,同比下降了3.86%,其市場表現遠遠落后于其它車型市場。新消費稅2%的降幅僅僅是在原車價基礎上減了1000元左右,而且消費稅是體現在生產端,而就筆者目前掌握的消息來看,國內1L以下車型的生產廠家還沒有哪一家宣布在施行新消費稅后進行降價,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減稅這種變相降價措施對需求的刺激就非常有限了。
新政策難助促進環保
此次汽車消費稅調整是以價格手段抑制大排量車型消費、促進小排量車型消費。而其背后有著更深層的目的,那就是通過引導汽車消費來達到環保減排的目的。國內1L以下車型的生產廠家大都是自主品牌車企,所以此次消費稅調整也有促進自主品牌車企發展的目的。那么,在促進環保減排與自主品牌發展這兩個方面,新消費稅能起到多大作用?
首先看環保減排方面。許多人都認為,耗油量越大的車型排放量也就越大,所以就越不環保,實際上這是一個悖論。眾所周知,國際上有專門的汽車排放檢測指標,而不是以汽車排氣量作為衡量標準。這是因為,燃料利用率才是汽車排放環保與否的關鍵,而決不是汽缸的容積。而這燃料利用率,是取決于車輛發動機等關鍵部分的技術水平。
就目前車市的情況來看,一般大排量的豪華車型其技術含量相當高,往往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車技術是首先運用到此類車型上。所以擁有先進技術的大排量車型一般燃料利用率極高,其排放則是相對環保的。而目前車市上大多數1L以下的小排量車型,往往技術簡單落后,其發動機構造簡單,燃料利用率低,類似可變氣門等技術在這些車型上幾乎見不到,所以1L以下車型實際上大多是相對不環保的。這從此類車型一般在排放檢測標準上名列末尾就可見一斑。
所以說,新消費稅單單通過排量的限制來影響消費,從環保減排的角度來看,是很難達到目的的。
再從“促進自主品牌車企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國內車市上1L以下小排量車型的生產廠家,大多是自主品牌車企。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排量在1L以下的車型在這些車企的產品比重并不高。況且時下國內大多數自主品牌車企,都把目光放到1.4-2.0L排量車型的研發之中,1L以下車型在它們的產品規劃中的比重很低;反而以奧拓、雪佛蘭SPARK為代表的合資品牌小排量車型市場表現可圈可點。所以,新消費稅的調整給自主品牌小排量車型帶來的利好比較有限。(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