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熊欣 見習記者 金然
針對今年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發改委有關人士日前透露,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建立“國家中小企業銀行”,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銀行服務。
業界對國內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早有共識。今年以來國際經濟增速放緩,國內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再加上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困境更加凸顯。有關方面的統計結果稱,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倒閉,相當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等困難。
銀監會的一個統計數據也從側面對此提供佐證。今年開始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以來,一季度各商業銀行超過2.2萬億元的貸款額中,只有約3000億元貸款落實到中小企業,僅占全部商業貸款15%,也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約300億元。
隨著松動中小企業融資的呼聲漸高,建立中小企業銀行機構的外部環境似已成熟。發改委中小企業司有關負責人日前在某中小企業經濟論壇上透露說,“國家中小企業銀行”正由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建立。此番表態,成為來自官方人士關于我國中小企業銀行機構籌建問題的首個表態。他同時稱,我國還將在稅收等方面給予中小企業實質性支持。今年兩會期間,王健林和孔小均兩位政協委員還曾提交相關提案,建議籌建政策性中小企業銀行。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層面應該建立相關再擔保機構,或對擔保機構進行必要的支持,補貼部分中小企業擔保金;至于中小企業銀行機構,則可由各地商業銀行來承建或者承當。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僅從間接融資方面看,要解決我國長期客觀存在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從機制上解決要比成立一個新的金融機構效果要好。他指出,關鍵是要增強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完善其對中小企業客戶的風險控制機制,引入風險定量測算模型,根據風險來定價。
最新消息顯示,央行日前決定分別調增全國性和地方性商業銀行5%和10%的信貸規模。由于中小企業銀行融資的主要渠道是地方金融機構,因此業內普遍認為央行這一區別性的政策,不僅傳達了側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意圖,也表達和貫徹了中央在年中有關經濟工作會議中“適時微調”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