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記者 黃淑慧
在《反壟斷法》這部“經濟憲法”下,誰將成為“第一被告”?是微軟,英特爾,還是利樂?在反壟斷法即將實施的時候,一些大公司也紛紛采取措施“自我調整”。
對于涉嫌壟斷行為,利益相關主體有兩條途徑可以選擇,一是向三大執法機構申請調查,二是直接提起訴訟,按照反壟斷法規定,“經營者實施壟斷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微軟最先遇到了競爭對手的挑戰。7月5日,永中科技總經理曹參提出,呼吁政府將微軟列為中國反壟斷法的“第一被告”。永中科技是國產Office軟件的代表企業,作為微軟長期的競爭對手之一,曹參一直希望政府提高對微軟壟斷現象的警惕。在曹參看來,《反壟斷法》讓身單力薄的國產軟件廠商看到了機會的來臨。“微軟在中國一直濫用壟斷地位,利用技術壟斷和市場壟斷雙重手段打壓國內企業,并讓國人承受比國際更高的價格。”曹參表示,如果政府不出面,永中科技也準備跟微軟打官司,“我們不怕它,正在搜集各方面的相關證據。” 微軟中國相關負責人則對媒體表示,微軟在中國的市場支配地位并未形成。
而另一家IT公司英特爾,也一直被競爭對手AMD咬住濫用市場地位的罪名不放。在韓國、日本、歐洲,甚至是美國本土,AMD都發起了對英特爾的反壟斷調查。
有消息稱,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表示,由互聯網實驗室牽頭、聯合各領域數十名專家學者組成的項目組完成的《中國高科技領域壟斷狀況調查報告》即將推出,并希望通過與國內廠商的聯合訴訟為反壟斷法啟蒙。
就在《反壟斷法》實施日益臨近之時,一些企業已經開始“自我調整”。利樂中國有限公司對于這個話題,昨天答復早報表示:雖然有關《反壟斷法》的具體執行細節尚未公布,但是過去一年來,利樂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對現行的業務政策、經營行為和合同條款進行了深入分析,“目前我們正在與客戶一一溝通,對某些可能引起爭議的合同條款作調整。”利樂從1979年進入中國,在中國無菌紙包裝市場占有絕對優勢地位,并曾被質疑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進行搭售等行為。
據相關媒體報道,與一年前相比,英特爾對銷售商的廣告補助由此前最高的50%降到了20%以內,芯片銷售返點也由20%降至5%之內。這是英特爾為適應該法實施作出的一項重要調整。
但法律界人士也表示,在國外,反壟斷訴訟以及執法機構對涉嫌違法行為的認定都是很謹慎的,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技術性的數據分析和經濟分析報告,而且不管是行政提起的調查還是司法訴訟,都要經過漫長的時間,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最終得出慎重的結論。
因此,國外沒有消費者提起反壟斷訴訟,案件要么是行政機關提起,要么是競爭對手提起,只因為這類訴訟不是普通人能耗得起。甚至是公司行使“訴權”前都得考慮自己的實力。
反壟斷法下,企業競爭對手之間的較量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