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緊貨幣政策仍需持續 財政政策可做結構性調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8日 02:32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定軍 實習記者 陳茜 劉涌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經濟增幅為10.4%,同比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10.1%,比上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 經濟增幅出現回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指出“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他在17日的新聞會上指出,當前經濟增速回落是在結構調整中的回落。雖然東部地區增速出現了回落,但中西部地區增長在加快。 與此同時,盡管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7.1%,比5月份有所下降,但李曉超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價格長期在高位運行,所以“還要繼續控制價格的過快上漲,防止通貨膨脹”。為此,下一步仍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努力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對于目前的形勢,到底應該如何看待,7月16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佐軍、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室主任張曉晶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下半年還面臨通脹風險 《21世紀》:按照目前的經濟數據和經濟運行情況,是否可定義為不再過熱? 李佐軍:經濟是否過熱單憑一兩個月無法判斷,影響CPI的深層因素的變化不是短期內就可以看出的。 目前有兩個現實存在的因素,一方面,國際性的CPI上漲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國內成本上升的因素多少還在維持,如土地、勞動力、原材料、能源、環保等生產要素都維持在較高的價位。眼前的CPI的下降,宏觀調控起著直接的作用。 現在應該做的,一是要繼續觀察,二是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 張曉晶:下半年還會面臨通脹的風險。通脹風險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國際方面,全球正處于一個調整期,原材料市場價格上漲還會持續;國內的情況來看,國內的市場化改革使得生產成本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再有就是前幾年的高速增長所導致的總需求過旺,包括投資、市場和信貸需求過旺,雖有緩解,但仍然對通脹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抑通脹不會導致經濟大幅下滑 《21世紀》:為什么目前控制物價增長比保增長更加重要? 李佐軍:控制物價增長比保增長更加重要,這一點非常正確。最核心的原因在于,2001年以來,經濟以高于10%的速度高增長。過度緊繃的狀態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是不合適的。 現在我們需要讓經濟增長速度適當下降。通過抑制物價、抑制通貨膨脹,回歸到經濟潛在增長率水平上。盡管這種“下滑”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張曉晶:短期內最大的風險還是通脹,在宏觀經濟沒有下滑的前提下,短期內控制通脹是應該的。但從長遠來看,我們的首要任務還是保持經濟增長,可能短期的通脹對于長遠的經濟增長是不可避免的。 《21世紀》:控制通脹會不會導致經濟繼續下滑,經濟是否有大幅下行的風險? 李佐軍:總的感覺不會像2008年上半年那樣走得那么高,但仍然會保持一個高位波動,同時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大。 張曉晶:經濟下行的風險肯定是有,但是從目前的宏觀經濟基本面上還看不到這種趨勢。 《21世紀》:從2007年的節能減排結果來看,有一定的成績,但仍不理想,目前經濟方式仍增長粗放? 李佐軍:從根本上來說,現在是從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轉型過程中,但這個轉型面臨很多的困難和挑戰,離“十一五”規劃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這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加上政府出臺強有力的措施,以促進實現“十一五”規劃的目標。 張曉晶:從總體上來判斷,經濟增長方式很難在這么短時間內發生改變。當然,肯定是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目前應該還是粗放式增長;轉變增長方式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關鍵還是制度上的建設。 從緊貨幣政策仍需持續 《21世紀》:從緊的貨幣政策是否還需要持續,有人說中小企業受影響很大?是否需要再加息? 李佐軍:從緊的貨幣政策持續與否,取決于通貨膨脹是否抑制住了。如果有一天通貨膨脹被抑制住了,物價回到了正常的水平,那么從緊的貨幣政策就可以放松。 從緊的貨幣政策中,“加息”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加息目的在于控制物價,另一方面,加息勢必對企業發展帶來壓力、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在考慮是否再“加息”的問題時,政策決策部門需要“兩害之中取其輕,兩利之中取其重”,充分權衡利弊,進而做出決定。畢竟“加息”涉及企業經濟發展、人民幣等很多方面的問題。 現在“外資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可謂無孔不入,國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需要多方努力。我們需要防止“快進快出”的情況出現,對一些流動性比較強的行業,如房地產、股市,尤其需要加以控制。 張曉晶:目前還應該維持從緊的貨幣政策,盡管可能影響到一些中小企業,但如果這個影響只是局限于局部個別企業,而宏觀層面沒有太大影響的話,短期內沒有必要修改貨幣政策。對于一些受到影響的中小企業,可以采用比如小額貸款等其它一些方式,來解決困難。 此外,我也比較支持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這可以對沖外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至于加息,短期內沒有必要再調整,這也可以稱為“隱而不發”吧! 《21世紀》:財政政策是否可以發揮有效的作用,比如減稅?比如紡織行業提高出口退稅率? 李佐軍:財政政策能夠發揮有效作用,只是比貨幣政策見效要緩慢一些。 我們不妨把穩健的財政政策稍微做些調整,比如變得較為積極些。一種途徑是減稅,通過稅收等對企業或居民的主體分配變化來發揮作用。同時,增加對社會公共財政(科教文衛)方面的支出比例,這是切實可行的第二種途徑。 張曉晶:財政政策可做一些結構性的調整,比如通過結構性的減稅來降低企業成本等等。 提到出口退稅,我國目前的一些行業是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對于一些行業,沒有必要再實行出口退稅的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優勝劣汰的產業清潔機制。 《21世紀》:成品油價格是否需要繼續上調?繼續推高物價怎么辦?下一步怎么調控? 李佐軍: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嚴重與國際油價不相符合。如果不上調成品油價,市場需求得不到抑制,國家財政補貼負擔過重、企業和老百姓用油浪費等現象得不到控制。 現在很多煉油廠,生產缺乏積極性,導致油荒,排隊買油。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事情的另一面是,成品油價格繼續上調,必然導致物價上漲。所以雖然成品油價格應該而且需要上調,但漲到什么程度,這又是一個需要權衡各方面利弊的命題。 當前來說,政策的組合是多方面的。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說,該提高利息就提高利息,該控制信貸就控制信貸。調控的力度、時機的把握都非常重要。 對于財政政策,我們可以采取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向公共財政轉型的方式進行。 張曉晶:如果下半年的通脹壓力有所緩解,油價、電價在一個可以容忍的限度內的話,是應該繼續上調的。但是,這種價格調整必須控制在不加劇通脹壓力的限度內,所以可能也只是微小幅度的調整。 我國今年在消費層面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下一步主要還應該是在供給層面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提高對企業的激勵,結構性減稅,減低生產成本;再比如,油價、糧價的改革應該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等等。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