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中國中鋼集團已控制了澳大利亞中西部公司(Midwest)超過50.97%的股份,中鋼實際已經獲得了對這家澳大利亞鐵礦石公司的控制權。喜訊傳來,很多業內人士都表示了積極的看法,中鋼總裁黃天文表示:“對Midwest的收購是中鋼國際化發展中重要的一步。”還有一系列的收購成功案例,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堅定了腳步:6月下旬,中聯重科聯合其戰略投資者,斥資2.71億歐元,全額收購了世界第三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股權;中海油服25億美元收購挪威油服,7月11日,中化國際收購橡膠生產MGM公司。
可是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一些不和諧的音調,在與Bumi公司競購澳大利亞先驅公司的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的關鍵時刻,中金嶺南卻突然宣布退出比賽。中金嶺南在15日晚間發布的公告中稱,公司與印度尼西亞安塔公司聯合設立的Tango公司(用于對先驅公司進行要約收購的特殊目的公司)宣布:Tango公司對先驅公司每股2.80澳元的無條件收購要約不延期,要約于2008年7月15日下午5時(澳大利亞柏斯時間)結束。這表明,雙方持續了近半年的競價拉鋸戰終于結束,而勝利顯然歸于了Bumi公司。一喜一悲,成功的背后卻是這樣的敗局。
自收購戰啟動以來,Tango與Bumi對先驅公司的要約收購價碼一路水漲船高:2007年12月13日,Bumi公司宣布以每股2.25澳元現金,全面要約競購先驅公司;2008年1月29日,中金嶺南與安塔公司宣布以2.5澳元/股的價格,擬聯合要約收購先驅公司,對先驅公司股本估值為5.048億澳元。隨著競購戰升級,Bumi開始提高收購價格,5月26日,Bumi公司發布了要約價格為2.55澳元的現金要約。6月2日,Tango則將要約價格更改為2.60-2.65澳元的現金要約;6月10日,Bumi公司發布了要約價格為每股2.80澳元的現金要約;Tango公司為此于6月17日又提高要約價格至每股2.80澳元。
從路徑來看,中金嶺南和中鋼集團相差無幾,最后卻產生了不同的結果,確實令人產生無數遐想。事實上,中國作為世界礦業舞臺上崛起的明星,已受到不少國家的青睞。這些國家熱情歡迎中國企業參與該國的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并加強合作。在中國礦業企業國際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背后,是中國礦業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而在中國礦業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的背后,則是國家政策的調整和礦業市場的不斷成熟。
近幾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有關礦業開發的政策表明,國家已不再允許高污染、高能耗和資源低回收率的礦業企業運轉,而是本著提高產業集中度的原則,鼓勵企業間的并購,以形成一批資金實力雄厚、技術水平先進的大型企業集團。但是中金嶺南的競購失敗為其它礦企走出去打了一針鎮定劑。
當今世界資源的價格一漲再漲,各國對資源的重視程度也是日益提高。中金嶺南對先驅公司收購的背后是,我國已查明的鉛鋅礦產資源,只能分別滿足13年與15年的開采需要,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實際上已由鉛鋅凈出口大國轉化為凈進口大國。先驅公司的主要資產為高品位的印尼達里鉛鋅項目,其中先驅占80%的權益。所以中金嶺南收購的“雄心”也是不言而喻。
國外的礦企大鱷早已是聞風而動,收購的熱潮在這些大型礦企的發展過程中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強大的資金,敏銳的市場嗅覺以及成熟的國際并購機制,都讓這些礦企大鱷們如魚得水,從而占有更多的礦產資源。
中金嶺南參與此次收購的目的在于掌控印尼達里公司,并對其所擁有的高品位鉛鋅礦資源進行開發,以達到有效利用國外鉛鋅資源的目的。中金嶺南此次重大資產收購若成功,不僅將為該公司原料供應提供保障,而且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對手的強大和步步緊逼,以及中金嶺南自身所具有的缺點,造成了在這次競爭進入白熱化之后顯示出了倒退的勢頭,最終退出與Bumi公司的拉鋸戰爭。不成功,自然會留下許多其他企業借鑒的經驗。國外礦企進駐中國礦山的案例已是不在少數,從國外公司控股國家三大金礦到海外鋼鐵企業收購中國民營鋼鐵企業,正如洪水猛獸,不可抵擋。
不管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經驗也好,還是學習國外大型礦企轉變發展戰略,最終的目的是要延伸中國企業的產業鏈,提高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話語權,形成中國特色。盲目的走出去,最后承擔后果的還是那些企業的自身利益。就在中鋼集團并購澳大利亞中西部公司成功之后,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曾提到一件案例。一家中國企業在俄羅斯花重金收購了一座礦山,最后發現品位太低,如果算上到中方的運費,該礦山已經沒有開發價值。
案例提醒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更高更遠的戰略眼光,也需要打好“小算盤”。不能一成不變,也不能急功近利。有成功的案例我們可以拿來學習,但最后還是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當前國際市場的并購環境,走出適合中國企業發展的戰略,切莫做了“邯鄲學步”,既耽誤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影響了中國企業在世界經濟中的大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