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聚焦國開行原副行長王益案 > 正文
解讀光環籠罩下王益:積累人脈方式讓人舒服
“我和他是很熟悉,可是,他在證券行業的所作所為,是我們在報道出來后才看見的。”不止一位采訪對象這樣面對采訪。
在沒有出事前,這位國家開發銀行的副行長以極其活躍的形象出現在各個舞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兼職教授、不識譜的音樂家、證券行業的資深專家……他身上這么多的光環,使他截然不同于一般人心目中的官員。
記者◎王愷
學者名聲
1998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初創時期,按照一位光華老師的回憶,“當時缺乏一切”。既缺乏老師和學生,甚至連教育部的管理都付之闕如。王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以證監會副主席身份去光華管理學院當兼職教授。
“他對學者身份很看重,并非像有的官員,上課純粹是走過場。”
按照這位老師回憶,無論是當時還是多年后,王益的課都上得不差,“他備課很認真”。1999年,光華管理學院的EMBA課程初創,當時中國大多數院校對EMBA教育都很陌生,之前只有美國某高校辦過相關課程,而且是以失敗告終。
當時上什么課,大家都很茫然,只是隱約覺得,中國已經處在全球化的關鍵時刻,無論是企業還是企業家,都面臨高速發展和全球化的挑戰。而王益因為在證監會的位置上研究過資本市場,加上經常出國考察,“他的一些課程講得很像樣”。一位早期的EMBA學員還記得,王益的有些課程案例信息量很大,很貼合實際情況,“他后來講全球化時代的企業并購,就很生動”。他還講WTO時代的中國金融業發展,也有一定的說服力。
可在有的經濟學家眼中,早年學習歷史,后來在西南師大才讀經濟學博士的王益經濟學功底其實很差,“是個水貨”。特別是一些需要數學功底的經濟學模型類的東西,“我們在那里說著講著很熱鬧,他一點不通,可是有時候還是喜歡插話”。這位經濟學家發現,“他是那種任何場合都要以自己為中心的人”。
當時王益的身份對北京大學的EMBA招生起了很大作用。開始時,他擔任金融班的班主任,學生以企業家為主,而且是很多知名企業的,王石、李寧都是第一批學員,“很多學員,是沖著他證監會前副主席、國開行現副行長身份來的”。大家覺得,可以聽到一些資本市場上公司運作的真實經驗。
一位經濟學家聽過王益的公司治理課程,覺得他最大的問題,也是相對真實的問題是,“他并不懂得公司治理,可他按照自己早年下海后的一些感想,把公司當成了一種獵取金錢的工具”。他覺得聽王益的課程,獲得的不是學理上的清晰化,而是聽取了一些“野蠻的個案”,或者一些有爭議的手段,“感覺臺上講課的不是一位副部級官員,而是一位混跡江湖的老大”。
隨著光華的逐漸發展,越來越多海歸經濟學家在這里授課,王益的經濟學功力弱處越見顯露,可是他依然自信,光華也給了他極高的待遇。
盡管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非議,可是,王益在光華的地位還是很穩固,他很享受“著名教授”的感覺。王益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如果王益出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常常提醒那些初次見面的人,王益的身份不僅是國開行的副行長,還是“著名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教授”。
另一方面,王益對光華管理學院也確實貢獻不少,很多項目他都拿到光華來做,這就意味著一筆筆的科研經費能夠進光華。一位老師還記得,“他很注意平衡,比如將幾個項目平均分配,讓老師們之間不要產生矛盾”。
這種投桃報李的行為,在日常場景中也經常出現。王益每次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領導共同出現時,他總是介紹:“這是我們北京大學的胡適。”混跡于學界和官場的王益顯然將兩方面的某些東西結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