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廉價圈占云貴世界級金礦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 13:33 燕趙都市報
金礦等礦產資源屬于戰略物資,當外資通過種種渠道將最初的合資模式變成了并購、控股模式之后,將會直接威脅到相關產業發展和經濟安全。金礦控制權的流失只是礦產資源流失的冰山一角。它再一次提醒相關主管部門,面對寶貴的資源,我們到底該怎么辦? 卓別林的《淘金記》是電影史上的不朽名作,他讓我們看到了,在瘋狂的黃金夢背后,演繹出的荒誕。最近幾年,當國際黃金價格連番上漲的時候,也有一出出《淘金記》在國內上演了,不過,這幕《淘金記》的主角,已經不是衣衫襤褸的淘金者,而是那些財大氣粗的境外礦業巨頭。 世界級金礦被外資圈占 從貴陽市驅車4個多小時,就來到了黔西南的貞豐縣,貴州省有名的兩大金礦就位于貞豐縣境內——— 經過近4個小時的顛簸,記者終于來到了爛泥溝金礦。 泥溝金礦發現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礦上的工人告訴記者,包裹在這座大山中間灰白色的地方就是含有黃金的礦床,平均品位在6克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噸礦石能夠出產黃金6克左右,目前已經探明的金礦儲量為130噸,遠景儲量在150噸以上,是一個世界級的特大型金礦。 貞豐縣副縣長毛仕誠告訴記者,爛泥溝金礦屬于微細浸染型難原生金礦,那些金子都是以極其微小的顆粒存在于礦石中,雖然這里資源豐富,但是選礦和冶煉的難度非常大,當時從國內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達不到開發這種金礦的條件。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澳大利亞澳華黃金有限公司被引進到爛泥溝金礦的開發中。 2001年,由中國黃金總公司、貴州省地礦局、黔西南州政府和貞豐縣政府四家單位共同組成了貴州爛泥溝有限責任公司,利用這個新成立的公司,他們與澳華黃金有限公司聯合建立了中外合作企業貴州錦豐礦業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爛泥溝金礦。 毛仕誠說:“我們主要是用礦權跟前期的勘探投入的費用來入股的,我們占15%,澳華公司占85%。” 由于當時并沒有實行招標拍賣的方式,而且急于引進資金和技術,礦權幾乎是拱手相送給了澳華公司。 一個探明儲量130噸的金礦,按照時下黃金市場價格,價值在260億元以上。可是,澳華公司卻幾乎沒花什么錢就拿到了這筆巨大的財富。這樣的怪事不僅發生在貴州,云南的另一個特大型金礦——— 播卡金礦也是以很低的價錢落到了境外資本手中,它們的辦法都是先搞風險勘探,然后逐步掌握金礦資源的控制權。 播卡金礦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經過3年勘探之后,由加拿大的西南資源公司控股90%的金山公司在2005年6月對外發布評估報告稱,播卡金礦的探明儲量為150噸,可年產黃金7噸至12噸,這是外資控股的又一個超大型金礦。 礦產資源快速流失 貴州、云南兩個世界級大型金礦,都被境外資本輕易拿走了控制權,無獨有偶,遼寧營口市遠景儲量達300噸的貓嶺金礦,目前也同樣被加拿大的曼德羅礦業公司控股,控股比例為79%。在我們看來,這些地方守著大金礦,好比守著金山,外資控股之后,真的能幫他們從金山里挖出真金白銀嗎? 讓我們再到播卡金礦看看。 播卡金礦占用的土地大部分屬于苦桃樹村。對于當地人來說,他們需要金礦為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特別是帶動當地人就業和發展經濟才是他們的頭等大事。 但是,東川區拖布卡鎮苦桃樹村委會副主任毛永江說:“金山公司到這里來,沒有使用當地的勞動力,到現在為止,只是背著個名氣,沒有什么發展。” 讓毛永江最擔心的還是當地的生態環境,當初在開采礦石的時候,就留下了大量的碎石和尾礦,而金山公司修路打井,也造成了一些滑坡和泥石流隱患,這讓本來就脆弱的當地生態更是雪上加霜,去年山下溪家坪村的泥石流就讓幾十畝甘蔗田化為烏有。 和播卡金礦比,澳華公司控股的貴州貞豐爛泥溝金礦已經先行一步,煉出了真金,那貧困的貞豐又能從外資企業得到些什么? 2007年6月份,錦豐礦業生產出了第一桶金,當月生產黃金27.7公斤,到2007年底的時候,錦豐礦業一共生產黃金1438.7公斤,銷售收入當年實現2.4億元,然而在毛仕誠看來,這2.4億的銷售收入對當地財政稅收的意義并不大。 毛仕誠說:“他們剛進來的時候要享受西部開發政策,要享受‘免三減二’這些政策。”“免三減二”政策,是貴州省人民政府2003年發布的《關于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中規定的,外資企業在西部地區可以享受前三年免交企業所得稅,第四、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這就意味著錦豐礦業唯一交納的所得稅在前5年被減免。 按照貴州省的這份文件,外商從事非油氣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還享受探礦權和采礦權使用費的減免政策,而且如果外商從事《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鼓勵類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的,5年內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貴州省貞豐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黃秀忠告訴記者,按照貴州省的規定,每克黃金收取的資源補償費是6元,那么20噸黃金就是1億2千萬元,而按照澳華公司的規劃,錦豐公司一期建設的規模是年產5噸黃金,二期為年產10噸黃金,到2010年,錦豐公司的產量遠不止20噸黃金。 黃秀忠表示,“國家的稅費這塊就損掉1.2個億。” 在貞豐縣境內的另一家金礦,貴州紫金礦業的水銀洞金礦,2007年生產黃金2.47噸,創造的利稅就是2.47億元,給當地的稅收也超過了4000萬元,但是在錦豐礦業,2007年生產近1.5噸黃金,又減免了稅費,竟然還是虧損。 毛仕誠表示,一般國內比較好的企業,1克黃金的生產成本大約是80元,加上各種稅費等,成本也不過100元左右,而現在市場上黃金的價格在每克200元以上,也就是說黃金生產企業至少是50%的純利潤。 記者還了解到,黃金開采是一個重污染的產業,在開采過程中,不僅要占用當地村民的土地,對當地的植被造成破壞。最重要的是,冶煉黃金之后剩下的尾礦,會對當地的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據了解,黃金尾礦中的砷是一種劇毒物質,很難被清除,盡管黃金生產企業采用圍壩深埋的辦法處理,但是并不能徹底消除環境污染隱患,一旦遇到山洪、地震、滑坡等自然災害,就有可能造成災難性的環保事故,2006年,水銀洞金礦發生的尾礦庫事故,就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