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視點:海內外人士熱議中國改革開放30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3日 21:16 新華網
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巨變 世界機遇 新華網博鰲(海南)4月13日電 (“新華視點”記者 黃全權、崔靜、周正平、呂雪莉)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入30周年,對中國這場偉大實踐的關注也空前升溫。 正在此間進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08年年會,特別設立“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圓桌會議”,受到人們的關注。 4月12日,面對來自五大洲的各國政要、海內外嘉賓,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08年年會開幕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演講,對中國改革開放等若干重要問題進行了集中闡述,并莊嚴宣示:“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地沿著改革開放的偉大道路走下去。” 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胡錦濤總書記的這次講話被視為“一次鮮明的關于中國未來發展走向的信息傳遞。” “30年巨變”成熱議焦點 博鰲,4月。和往年一樣,來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商界精英等再次聚首,討論共同關心的亞洲乃至世界問題。 從自給自足到海外賓朋頻繁往來,從漁家小鎮到完全現代的“數字化小鎮”,博鰲,不僅成為中國對外打開的一扇窗戶--為中國帶來海外信息,向世界傳送中國聲音,更成為一個縮影--生動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 “中國在30年前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在短短的時間里,這個古老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使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中國奇跡’當之無愧。”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說。 從衣食穿著到GDP增長,從家庭汽車到國力崛起……博鰲論壇年會上,各方人士在各種場合,以自己的方式和眼光描述著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巨大變化。“不可思議”“中國奇跡”“歷史性變化”等成為使用最為頻繁的詞語。 “熱議”和“熱詞”的背后,是中國30年劇烈變革創造出的發展“奇跡”: 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24.66萬億元--這個數字是1978年的67倍。人均GDP則由381元升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 “1978年前,中國幾乎沒有自己完整的汽車工業,但現在,中國一年的汽車產銷量已近千萬輛。”上汽集團副總裁丁磊感慨,“這個速度,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下根本無法想象。” “中國令人震驚的經濟增長幅度史無前例,中國以獨特的方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改變了世界。”美國前總統經濟顧問、世界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拉特里奇說。 30年巨變,并不只是數字和景象的大幅變動,更是一系列廣泛、深刻的“變革”。 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政治體制,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制度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融入世界經濟的偉大轉折……一個古老的中國從此進入全球化、現代化的快車道。 人們注意到,改革開放30年帶給中國的巨變,更表現在個人命運、生活方式和社會觀念之中。美國《新聞周刊》以“中國崛起”為年終專題出版的中國專刊中,認為改革開放30年,中國“擴大了洛克式個人自由。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慢慢地,人們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旅行,擁有自己的房產、信仰自己的宗教”。而這一事實,實際上早已被國人津津樂道。 “成功經驗”受各方關注 在中國30年改革開放所形成的巨變面前,許多海內外人士紛紛探索“中國改革開放成功之謎”和“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之謎”。 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深刻指出了我國改革開放“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包括: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筑改革結合等。這“十個結合”被海內外專家稱為“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寶貴經驗”。 在領導改革開放的執政黨深入總結經驗的同時,許多海內外人士都從自己的角度闡釋對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經驗的理解和分析。其中,“解放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漸進式改革”等成為認同率最高的判斷。 “思想解放是改革開放的先導,也是改革開放30年最大的經驗和收獲。”丁磊說,“3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解放思想、不斷開拓創新的歷史。” “中國采用漸進式的改革模式,較好地保持了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之間的平衡,這種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約翰·拉特里奇說。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從邊緣改革開始,逐漸向中心推進,向全方位推進,既是中國改革開放中的“亮點”,更是“成功的經驗”。 傳媒業人士魏武認為,在中國歷史上,當代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功打破歷史上的一些怪圈,一個重要原因是:通過累積效應引發巨變,使發展又穩又快。 歷史是繼續前進的基礎,也是開創未來的啟示。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長達30年偉大創造中凝聚的寶貴經驗,必將成為這個國度不懈前行的永恒財富。 “中國崛起”同樣屬于世界 “3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告訴我們,中國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胡錦濤在博鰲亞洲論壇2008年年會上的講話引起國內外人士的強烈共鳴。 共鳴背后的一個事實是:經過30年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已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中國的發展將令世界受益。 人們注意到,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進出口總額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約8%。中國的發展為國際資本提供了廣闊市場,中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7800億美元。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對國際貿易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2%。2001年以來,中國年均進口額近5600億美元,為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約1000萬個就業機會。 --中國、世界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 西澳大利亞大學教授肯尼思·摩根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將國家間的相互依存引向深入,今天的中國需要世界,然而世界更離不開中國。” 泰國華文媒體《亞洲日報》發表社論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給全世界提供了寶貴的“中國經驗”。 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崛起非但不是威脅,反而是美國一個難以置信的機遇。 --“中國經驗”將提供有益的啟示。 “中國令人驚嘆的經濟增長為本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并極大鼓舞了其他發展中國家,給本地區帶來了變革的希望。”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在博鰲論壇上說。 此前,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根納季·久加諾夫在北京接受采訪時強調: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經驗值得俄羅斯關注和借鑒。 “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結合自身實際、結合時代條件變化不斷探索和完善適合本國情況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胡錦濤說,“在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發展起來,就必須與時俱進、改革開放、著力發展、以人為本、促進和諧。” 參加博鰲論壇的多位人士認為,這也許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帶給世界的最大啟示。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