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南山:對新醫改我并不抱極大的期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9:55 南方日報
鐘南山議政之余回應“跳斗牛舞”作秀說:見報很意外,宣揚健康不是壞事 依然是倔強的嘴角,坦蕩的襟懷,敢于直言的風骨。當了15年的“老委員”,今年沒想到又成為“新代表”,年過七旬的鐘南山院士無疑是廣東代表團最耀眼的明星。 昨天,鐘南山應邀走進南方日報、南方網在北京的兩會嘉賓訪談室,暢談醫改、大部制。對于“跳斗牛舞”的熱門新聞,院士也坦然一笑:開始有些尷尬,但后來也想通了,做健康宣傳也不是壞事。對于爭議,他現在已經是刀槍不入了。 醫療改革 不可能有靈丹妙藥 一吃就靈 主持人:萬眾矚目的新醫改方案這次沒能提交全國兩會討論,很多網友表示失望。前幾天,衛生部部長陳竺說衛生部準備再挨10到20年的批評,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則說“醫改方案會讓院長們失望”。您曾參與這個方案的討論,有何見解? 鐘南山:對于新醫改,我并不抱極大的期望。醫療問題是世界難題,不可能有靈丹妙藥,一吃就靈,需要逐步解決。 新醫改的切入點,和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講的四條是一樣的,重點是建立覆蓋城鄉的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公共衛生和藥品供應。我覺得,最值得肯定的是它非常強調醫療衛生的公益性。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在公益性的背后,就意味政府更大的投入,政府更大的責任。 第一,我關心從中央到各地各部門,對衛生的投入能否像其他國家那樣占GDP的一定水平。世界衛生組織最低要求是5%以上,一些先進國家如德國、英國是10%,美國是15%,而中國還不到5%。今后投入要大大增加,預計有1500億到2000億元。 第二,有了錢,重點投入到哪里?醫改的重點是解決城市社區、農村鄉鎮基礎醫療的問題,衛生資源要重點投入到這一部分,這是醫改的核心。我覺得,醫改出來之后,還要有一個操作性比較強的近期方案。 分析難點 公立醫院不是重點 社區最需投入 主持人:陳竺部長的觀點是醫改其實開始了。專家認為,醫改可分醫療、醫藥、醫保這三大塊。現在醫保這塊其實已經啟動,農民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市里沒工作的居民今年也有一半人可參加城鎮居民醫保;醫藥這塊,藥監局將整合進衛生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制度也即將推出;就剩下醫療服務這塊,特別是公立醫院的管理體制改革,比如衛生部提出的“收支兩條線”、“醫藥分開”,是最難推動的。 鐘南山:我不認為公立醫院體制改革是當前的重點。國家現在有限的醫療資源,應該重點投入在社區醫院醫療水平的提高,包括人才的培養上。而公立醫院解決比較少見的病。 2001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有一篇很出名的研究文章說,一個1000人的社區,其中有750個人總有各種各樣的病,其中500個可以自己吃藥搞定,250人到社區去看,其中只有9個人去大醫院才能搞定,只有一個人需要在專家那里搞定,這是一個“正三角形”的醫療模式,就是大部分人看病在基層。而我們現在是“倒三角”,大部分病人都擠在大醫院,感冒發燒也要看專家,這樣看病肯定難,肯定貴。 老百姓為什么不愿意到社區看病?因為不放心,一個是社區設備陳舊,一個是沒有合格的醫生。 反思體制 衛生部沒必要 當老爸又當裁判 主持人:但如果公立大醫院不進行改革的話,看大病的負擔還是很沉重。有北京大學的專家說,十七大提出醫療要“管辦分開”,但衛生部“抗旨不辦”,您怎么看? 鐘南山:我覺得,“管辦分開”這一點完全可以探索,衛生部門作為一個宏觀的管理部門夠了,沒必要自己辦醫院,這樣又當老爸又當裁判,確實不太好。 至于大病,我們應該反思:為什么現在這么多大病?是因為小病沒有人看。現在最常見的糖尿病、腫瘤、冠心病等等,都是初期可以發現和治療的。美國1963年至1988年冠心病的死亡率降低了9%,中風減少了3%,這并不在于他們搞支架、射頻、搭橋。主要是在醫療部門對于病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少抽煙少喝酒,勞逸結合,合理飲食,就大大減少了心肌梗死的發生。 我們也要走這個方向。要把小病解決好,不變成大病。前幾天我向溫總理進言就說,醫改不只是為了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減壓器”,更重要的是要造就一個健康的民族。一個是治病,一個是預防,不可偏廢。 -精彩言論 ●醫療問題是世界難題,不可能有靈丹妙藥,一吃就靈,需要逐步解決。 ●我不認為公立醫院體制改革是當前的重點。國家現在有限的醫療資源,應該重點投入在社區醫院醫療水平的提高,包括人才的培養上。 ●我們現在是“倒三角”,大部分病人都擠在大醫院,感冒發燒也要看專家,這樣看病肯定難,肯定貴。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