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正東代表:應建立革命老區扶貧試點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13:40 人民網
今天,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百色市委書記劉正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創新革命老區扶貧機制,走“革命老區開發式扶貧”路子,依托老區的特色優勢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競爭優勢,推動工業化、城鎮化,為農民創造就業空間和致富門路。同時,他建議可以在革命老區百色市開展試驗。 劉正東代表說,“資源開發式扶貧”是在中央對貧困地區實行“轉移支付”式普惠政策基礎上,對革命老區因地制宜地實行”一對一”的特殊扶持政策,是扶貧機制的完善和創新,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新路子。中央近年來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這一惠民政策成效顯著,深得民心,應不斷加強。但對資源性地區來說,這種摸式還存在一些問題。這種模式的操作程序是:從貧困地區轉出資源或初級產品——在發達地區加工并交稅—部分稅收上繳中央——部分財政向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即大體上經歷了一個“轉出——轉入”、兩次配置的過程。這就造成了一些弊端:一是在資源開發地把資源能源或初級產品轉出當地,割裂了相關資源的有機整合,割斷了產業鏈和工藝流程,不僅在當地留下的附加值太少,而且使貧困地區付出了機會成本。二是在財政轉移支付過程中運行效率不高,層層申報審批,手續繁瑣,周期長,難免主觀隨意,甚至滋生腐敗。三是地方上繳的稅收是可用財力,而專項轉移支付對地方主要是“輸血”而非“造血”,特別是這些轉移支付由條條部門分解、經層層分配后,專款專用,難以形成合力,辦不成大事,缺少造血功能。四是上級惠民政策要求配套的項目和數額越來越多,需要不斷加大地方財力,而地方越窮配套能力越低,影響到政府為民辦實事的能力。五是“總部經濟”的財稅體制,使一些大型企業分公司的所得稅在總部所在地的發達城市。這些企業很少在本地延伸產業鏈,在開發地創造的附加值和就業機會少,使資源地只能長期賣資源、賣初級產品,走不出“端著金飯碗討飯吃”的困境。 劉正東代表認為,實行“開發式扶貧”可行性在于:一是在資源富集地區就地開采、就地形成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減少了許多原材料、半成品運進與運出、冶煉和加工制造過程中重復熔化和凝固的成本;二是為貧困地區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三是符合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要求。比如,在百色就地開采鋁土礦,就地放水或挖煤發電,就地生產電解鋁,并將鋁水直接澆鑄成型材、鑄件、鋁線板帶箔等產品,將極大地減少電能傳輸和貨物長途運輸的成本。如果就地用氧化鋁加工電解鋁,可省一半運輸成本,也減少城鄉交通堵塞;如果就地用電煉鋁,不僅減少長距離輸電的線路成本和損耗,而且搞鋁電一體化可內部規避市場風險和交易成本;如果就地用鋁液直接加工鋁型材,每噸產品可省400元左右成本;直接加工輪轂每噸產品可省1200元左右成本。 劉正東代表提出,可以建立“革命老區開發扶貧試點市”進行試點,并就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特色優勢資源開發類項目賦予政治意義和國防意義,給予更寬松的核準條件。在“革命老區特優資源開發扶貧” 試驗中,對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有市場前景、符合環保要求的特色優勢資源開發類項目,應享受更寬松的核準條件,對相關配套產業的項目予以優先審批或核準。如百色發展鋁產業,應在氧化鋁、電解鋁、電廠等相關配套產業和產業鏈項目審核上予以傾斜。這既可以有朝一日利用邊界對面越南的鋁土礦資源,又有利于興邊富民,具有深遠的國防意義和與東盟合作意義。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