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30年五次機構大改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17:18 蘭州晨報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審議在即新華社發文梳理歷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得失” 前不久,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的《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同意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回首改革開放30年,我國先后經歷了5次較大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面對即將出臺的第6次機構改革方案,梳理過去5次改革的得與失,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走向清晰可見。 遲福林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言。新華社照片 5次改革有得有失 1982年第一次政府機構改革前,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多達100個,領導職數急劇增加。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當時冶金工業部,正副部長一共有24位!贝舜螜C構裁減,國務院撤并了39個部門。 回頭看1982年的改革,其成功點不僅在于精兵簡政。這次改革的深遠影響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打破了領導職務終身制,二是根據鄧小平提出的“四化”標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大批年輕知識分子走上領導崗位。 當1988年推動第二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時,我國改革的重心已由農村轉向城市。盡管由于后來復雜的原因,原定于1989年開展的地方機構改革暫緩進行。但其歷史性貢獻是首次提出了“轉變政府職能是機構改革的關鍵”。直到現在,仍然是改革面臨的重要任務。 1993年的第三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同樣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即鄧小平南方談話時強調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次政府機構改革始于1998年。這次改革精簡力度很大,改革前國務院有40個組成部委,結果減少了11個。另一個突出特點是,行政管理從具體的工業經濟管理中淡出。除國防科技工業和信息產業兩個管理部門外,其他直接管理工業的10個部委都撤消了。同時,在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機構,提出公務人員要減一半,國務院當時3.4萬人減了1.7萬人。 2003年的政府機構改革,是在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改革目標很明確,即逐步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這次改革重大的歷史進步,在于抓住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 南開大學周恩來管理學院“大部門制改革”課題組負責人朱光磊教授說,前5次行政體制改革,通過機構精簡和調整,總體上適應了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但是,改革還缺乏政府職能切實轉變的基礎,改革對象大多集中于經濟管理部門,對政府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關注不夠。 新一輪改革已經啟動 經濟體制改革深入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梳理5次行政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的每一次任務,都是由經濟體制改革深入以后提出來的,不是空穴來風。反過來,行政體制改革的實施,又進一步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說,比起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的艱難性表現為:每一次行政體制改革,表面上是機構、人員、數量的增減,實質上卻是一種權力格局的重新調整。 以行政體制為中心的政府機構改革,最重要的是實現政府自身的轉型。這個轉型應是兩大任務:一是由管制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二是由經濟建設型政府轉到一個公共治理型政府。 十七屆二中全會提出,要深刻認識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力爭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 新一輪的改革已經啟動,新的政府機構改革方案讓人們充滿期待。據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