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補償”潛規則 積蓄銀行道德風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 03:28 21世紀經濟報道

  方會磊 王芳艷

   這是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

   無論是此次卷入“零收益”丑聞的中資銀行,還是此前已屢現報虧的外資銀行,在產品到期或浮虧不可逆轉之時,都存在對投資者進行曲線“補償”的案例。

   一位銀行人士介紹,常規的“補償”手段是銀行對購買報虧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定向發行一款理財產品。“說白了,就是不能讓投資者覺得損失了心疼,想辦法挽留住客戶。”

   一位港股遭遇零收益的投資者說,銀行拒不承認理財產品設計失誤,但銀行迂回與投資者緩和關系,并找他們單獨談話,“他們的態度很好,還說銀行領導會請大家吃飯。”

   在事件處理過程中,銀行還對這些投資者定向發行了兩個月8%利息的固定收益產品。投資者們認為,這是銀行在彌補他們投資期間的活期利息損失。

   知情人士介紹,花旗銀行和東亞銀行都曾有過類似做法。2006年年末,由于利率不斷上漲,某外資行早年銷售的產品出現利差虧損,為了平息投資者的情緒,當時該行就給投資者發行了收益率較高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但這種方式也引起了很大爭議。此前,銀監會在《商業銀行創新指引》中首提“買者自負”、“賣者有責”的原則。但在輿論的解讀中,往往將注意力集中于“買者自負”而忽略了“賣者有責”。

   德勤一位高層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對于中國這樣金融創新剛剛起步的地區,過度強調“買者自負”容易導致金融機構道德風險。“一定要強調在實現‘賣者有責’前提下的‘買者自負’。”

   而社科院金融所結構金融室主任殷劍峰認為,必須要強調“買者自負”這個概念。“理財產品發行的銀行有道德風險問題,但投資者也一樣有道德風險。‘買者自負’就是要防止投資者的道德風險。這兩方面要同時強調,不能夠偏廢任何一方。”

   但殷劍峰反對商業銀行對報虧產品進行曲線補償。“銀行應該做的就是增加理財產品的透明度,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如果不對信息進行充分及時披露,而是在產品出現問題后進行補償,會縱容投資者的道德風險。”

   一位業內人士則直指銀行此類“補償”潛規則是飲鴆止渴。他說:“基層網點都有銷售理財產品的壓力,產品收益不好就會導致客戶資源流失,為了留住客戶就要進行‘補償’。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投資者不再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放大了投資者的道德風險,而銀行則是作繭自縛。”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誠招合作伙伴 ·企業郵箱暢通無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