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部醞釀更名住房與城鄉建設部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1:12 華夏時報
住房保障問計新加坡 建設部醞釀更名“住房與城鄉建設部” 本報記者 鄭盎 北京報道 2月26日,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建設部正醞釀改名,新部名暫定為“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上述人士稱:“原本的方案是‘城鄉建設與住房部’,后來考慮到住房問題的迫切性,就把‘住房’兩字放前面了。” 建設部的一位人士否認此說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沒有聽到過此消息,“不知道這是哪里傳出來的”。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從目前的態勢來看,中國的住房路線很可能參照新加坡模式。如果真是如此,“那往后建設部的責任將更加寬泛”。 高房價之痛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的一項研究顯示,2004、2005和2006年,全國房價分別上漲9.7%、7.6%、5.6%。連年飛漲的房價燒灼中國經濟。 以上海一地舉例,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表明,2004年商品房均價6385元,比2003年上漲14.6%,到了2007年,商品住宅均價直漲到每平米8200元,上海人一直排斥的郊區,諸如青浦等地區的房價也漲到每平米均價7000元。 高房價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出現了房奴,掀起了“不買房運動”,一些無奈高房價的自住者甚至決定集資建房。2005年3月30日,國務院出臺《關于切實穩定住房價格的通知》,再次表明了調控房價的決心。這在之后被評為“國八條”的調控措施,對當時的狂熱樓市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時鐘轉至2007年,排隊買房再現,上海房價再次飆升。“越調控房價越高。”一些人如此評價道,如何才能控制房價考驗著決策層的調控能力。 住房保障上路 2007年以來,決策者逐漸找到了調控準心。 2007年8月,《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出臺;11月底,包括建設部在內的多個部委聯合公布了《廉租住房保障辦法》和《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建設部設置住房保障與公積金監督管理司。 建設部副部長姜偉新近日指出,今年建設部要抓緊做好三項工作,這三項工作,除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之外,其余兩項都事關住房保障。姜偉新說:“抓緊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其次加快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在著力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同時,要把幫助中等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房地產開發商表示,中國住房問題應該分為“政府負責住房保障,開發企業商品房市場”,即市場歸企業,保障歸政府。此前城市居民對房價過高有意見,也常對政府住房保障做得不夠提出指責。 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他覺得中國很有可能走新加坡的住房路線,政府要提供50%以上的城市住房。 建設部新思維 “如果建設部改名,這從更宏觀的方面顯示了管理層調控樓市的決心。”一位接近管理層的人士指出。 知情人士稱,建設部的工作正慢慢轉向住房保障。“但也不能說規劃不重要,應該說各有側重。” 易憲容向記者表示,從世界各國走過的路來看,現代住房保障體系不是建立一些廉租屋,也不是僅建造一些經濟適用房及限價房,而是一個包括全社會居民的住房保障制度。而對于全覆蓋的住房保障體系,應該是以市場為基礎,而不是由政府來替代,否則政府是沒有這種能力的。政府能夠做的只是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幫助不同收入居民解決其住房問題。 業內人士建議,建設部現有的一些審批之類的工作,未來可以考慮跟交通部這樣的部門合并,建設部主要力度放在住房上。 中國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顧云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除了房價、保障性住房之外,節能減排、環保、節能省地型住宅、房地產的綠色發展問題也需要更大關注。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